2021年02月24日
第A01版:要闻

东风劲吹长三角

——“十三五”期间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综述

全媒体记者李邦军

电路板在生产线上随着机械手不停舞动,一件件成品出现在生产线的末端……这是日前记者在滁州高新区日达科技天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繁忙景象。这家由苏州落户到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刷新了招商引资“新速度”。公司行政主管吴晓林告诉记者,根据目前发展情况,2021年,该公司产值有望超过5亿美元。

东风劲吹处,满目气象新。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像日达科技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越来越多。近年来,凭借着地处皖东、毗邻南京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市先后加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打造合宁之间区域性新型中心城市。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获批,滁州紧抓这一重大机遇,借东风开启了加快“大江北”建设的新篇章,在“双圈互动、左右逢源”中借外力、促内力,书写了一篇气势恢宏的开放发展大文章。省委书记李锦斌高度肯定滁州一体化发展的开局很好,勉励滁州主攻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省内标杆。

借力政策东风 共绘“一张蓝图”

共绘“一张图”,下好“一盘棋”。作为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身处南京和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层的滁州,不仅与长三角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更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有着“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市发挥比较优势,冲破区划藩篱,树立全局思维,坚持规划先行,与南京、合肥等地建立重大规划(方案)合作协商机制,实行等高对接、合作共绘,在重大专项规划、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等编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滁宁一体化是滁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涵。为此,市委、市政府早谋划、早对接,在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立项编制规划的时候,就邀请同一家公司在毗邻区域开展大江北规划研究,并于2018年提出实施“大江北”战略,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编制了《滁宁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战略规划》《滁州市毗邻南京江北新区协同发展规划》及南谯乌衣、来安汊河、天长金牛湖、全椒东部新城等新区板块规划,与南京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规划“一张图”。

国家在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时,我市第一时间谋划了“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并通过多方努力将其列入了国家《规划纲要》,不仅对推进滁宁同城化有重大意义,为苏皖合作提供了重要抓手和平台,更通过这两个“小圈”撬动“大圈”,带动整个区域加快融入长三角、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坚持优势互补 毗邻区率先融合

全局上谋划,关键处落子。毗邻区域率先突破融合,是实现一体化发展最现实的路径。围绕“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发展,两市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江北新区管委会和来安县、浦口区和南谯区相应成立具体推进小组,并印发工作计划,确定17项重点任务;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方案已经完成,两个市场化运作的开发主体已经成立,滁河风光带综合整治工程、皇庆湖景观工程先后完工,南浦一级公路和南浦大桥项目选址已确定,黑扎营大桥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正稳步推进,华瑞微半导体、荣盛文旅等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新型功能区。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我市把与沪苏浙地区的园区合作共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目前,我市所有县(市、区)、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已实现了与沪苏浙地区园区合作共建全覆盖。苏州、滁州两市共同拟定中新苏滁高新区扩区协议,拟扩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并于2020年6月6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进行了签约。

此外,我市还积极立足自身主导产业方向和资源比较优势,致力与长三角发达地区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和生产协作体系。依托滁州高教科创城、滁州经开区、各县(市、区)经开区等平台,积极承接或合作长三角地区项目。据统计,2017年以来,我市承接沪苏浙地区转移或合作亿元以上项目723个,占引进项目总数的一半,产业整体层次和水平向中高端稳步迈进,先进装备、智能家电、绿色食品、新型化工、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交通互联互通 民生共建共享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搭载着百姓的亲情和游客的热情,交通一体化便捷了长三角地区出行,更扩大了南谯、来安、浦口等多地间的“朋友圈”。在铁路建设上,我市已建成铁路5条,全长385公里,居全省前列;滁宁城铁全线加快建设,已完成投资36亿元;合新高铁、宁淮铁路年内开工建设;合肥—南京高铁(北沿江高铁)争取年底开工建设。在公路建设上,我市目前与长三角区域相衔接的省际高速公路已有6条,在建4条,开展前期工作6条;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3公里、在建里程214公里,均位居全省第一。我市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等区域衔接的普通国省道有20余条,谋划建设16条,进一步完善了对外连接通道。公共交通建设上,天长市实现宁天公交跨省互通,滁宁公交换乘中心早已投入运营,来宁公交换乘中心即将开工建设,“亭城通”卡已实现与南京等200多个城市互乘互刷。在港航工程建设上,加快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汊河港开港,凤阳港扩建,滁州机场已得出优化选址成果;天长和明光通用机场选址获批。

民生方面,全市加大与长三角医疗机构合作,与长三角医疗机构签订各种合作协议65个,在滁设置分院2家,加入医院集团1个,建立医联体9个,成立专科联盟37个;率先完成长三角地区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引进南京优良教育资源来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开工建设。我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加入长三角城市文化馆际联盟、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馆合作联盟、长三角地区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等。奋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全部建成长三角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31个法人事项和20个个人事项可在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办理。

2021-02-24 ——“十三五”期间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32588.html 1 3 东风劲吹长三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