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4日
第A03版:言论

□程应峰

说到“信”,最先想到的还是“书信”,虽然它渐去渐远,但信笺上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却让人回味无穷。可以说,在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书信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

“信”,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之意。不论是捎口信,还是邮递书信,都是为了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亲笔信,不仅可以传达思想感情,还能给受信人“见字如面”的亲切感。书信的存在,让人享有温馨,拥有怀念。因此,在QQ、短信、电邮、微信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遍布全球的今天,依然有一些人情愿使用书信互通信息。

有“信”,就有“信使”,信使作为传递书信之人,品行是很重要的,他需要让人信赖、信任。这种信赖、信任关系,蕴含着人与人之间契约般的期许,这种期许一旦被打破,就会丧失信任,造成大贻误,让人或事陷入尴尬或困境。

在这里,自然而然就要说到信用或诚信了。所谓信用,就是以能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等,就是建立在一个“信”字基础上的。一如言出必行的人,说出的话才有份量;不履行承诺、不尊重别人的人,迟早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信”的基本内涵即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从道德角度来看,“诚”与“信”是同义等值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

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行为规范和美德修养,关公就是诚信美德的代言人,其守“信”之心,从“土山三约”可窥一二: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单独居住,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三约体现了关公对汉室、对刘皇兄的忠诚,在文字上约法三章,表明他对兄弟桃园结义承诺的践约之志。

还有耳熟能详的“曾子杀猪”的故事:一天,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边走,一边哭。她为了让儿子不跟着,便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类似的诚信之人,在古代有,在当代也不鲜见:一天,一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的先贤孔子对“信”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信”,说通俗点,就是待人处事真诚、实在、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让人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它可以夯实我们事业的基础,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多几分美好和安宁。

2021-02-04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3157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