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通讯员戚家喜 董 哲
原本闲置的校园,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办学,学校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和活力;“区管校聘”改革,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过剩问题……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南谯区农村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在校生数量锐减,教育资源呈富余乃至闲置浪费的状态,对此,该区教育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步伐,有效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优化调整盘活校舍
汪郢小学原本受城镇规划、人口外流等因素影响,生源锐减,造成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44平方米的校舍闲置。2019年,通过公开评估招标,南京民办行远实验学校入驻汪郢小学。如今,行远学校已形成教职员工29名,学生近100名的规模。昔日冷冷清清的校园,又开始响起了郎朗的读书声。
据了解,在南谯区,还有3所村小也采取了这种公建民营的合作方式,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灵活办学,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减轻了政府办学投入、解放了教育生产力。
除引用市场资本外,南谯区通过设立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提升专项资金、2020年校舍维修资金等,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全面改善农村学校教学环境。滁州四小是南谯区一所乡镇小学,校长吴徽自豪地介绍,“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所有班级都有多媒体机、班班通,同时配备了录播教室,城里学校拥有的软硬件设备我们也照样有。”
区管校聘用活师资
何老师原是常山学校的英语老师,常山学校撤并后,得益于南谯区“区管校聘”改革,顺利分流到章广中学任教。何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区管校聘’改革,既为农村富余教师找到了出路,又缓解了其他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
近年来,南谯区全面推进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重新核编,按照生源实际统筹调配师资,5年来共合理调配教师近900人;严格落实岗位结构比例,实行分学段设岗,打破教师职称资源校际壁垒,2020年推荐高级教师职称申报人员55名,一级教师职称申报人员62名。同时,推进教师对口帮扶,每年选拔10名左右骨干教师定期到乡村学校支教,促进优质师资力量均衡辐射,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工资待遇落实省定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每月400至600元不等,切实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
通过“区管校聘”、对口帮扶、乡村教师补贴等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教师队伍一样强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扶贫帮困激活生源
扶贫帮困,不让一名农村学生因贫辍学。一方面,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之义务教育有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适当提高并倾斜农村中小学生资助比例和标准,仅2020年南谯区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共9395人次,资助金额约990万元。
此外,加强农村在校学生动态监测和辍学生劝返工作,保障“控辍保学”成效,保证无一人辍学,全区农村学校入学率连续10年达到100%,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