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9日
第A13版:时事

德耀江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丙辉:思政课上的“燃灯者”

光明日报记者常 河

27年过去,路丙辉依然坚定地认为,“中文系毕业生做思政课老师,不是改行,是本行。这样的选择,没错”。

“师生之缘,是一次温暖的陪伴,老师应该是那个给予学生温暖的人。”才过50岁,路丙辉已经头发花白——谁知道为了这一路“温暖的陪伴”,他付出了多少。27年,义务为学生举办“丙辉漫谈”320多场,听众50000多人次,回答学生问题10000余条,与学生交流的笔谈20余万字……

在他简陋的家里,年迈的母亲、上中学的儿子,都正值最需要他陪伴的时期。但是,路丙辉把本应为家遮风挡雨的“伞”,撑开在他的学生头顶。

“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全国师德标兵”“安徽省优秀德育工作者”……这些荣誉称号,对路丙辉来说,不过是“激励我在思政课教学上坚定走下去的动力”。在安徽师范大学一间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路丙辉一边在电脑上回复学生的问题,一边对记者说,“看到思政课上学生‘抬头率’为百分之百,这就是对我的肯定。有学生毕业后愿意成为思政课老师,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传承:从“德育研究会”到“丙辉漫谈”

命运的改变,源于路丙辉大三那一年。

“1991年3月19日”,这个日子让路丙辉刻骨铭心。那天,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路丙辉创办了学生社团“德育研究会”,并在当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社团。成立“德育研究会”的初衷,就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和“德”。但路丙辉没有想到,钱老师改变了他的思想,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92年,因为“德育研究会”的影响,路丙辉毕业留校,成了一名思政课老师。

从那时起,“德育研究会”坚持下来,“课代表制度”被路丙辉保留下来,而他本人在思政课园地里埋头耕耘了27年。

如果说,当年启发路丙辉走上思政之路的钱广荣老师,是他的“燃灯者”,那么,多年以后,路丙辉又用这盏灯点亮了无数学生。

“丙辉漫谈”,是路丙辉从1992年开始搭建的思想教育辅助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招牌,本科生参加讲座需要通过官网或系统提前预约,预约不上、抢不到位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27年来,路丙辉已经义务为学生举办漫谈320多场,有50000余人次听过“丙辉漫谈”,收集和回答的学生问题10000余条。直到今天,“丙辉漫谈”依然深受学生追捧,场场爆满。

无悔:“做一个温暖的老师”

“做一个温暖的老师”,一直是路丙辉的座右铭。采访中,记者时时被这种温暖所感动。

为了让思政课的光照亮每一个学生,路丙辉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儿子出生时,路丙辉的爱人因为大出血去世,他把姐姐一家接来帮着照顾儿子,忍着巨大的悲痛,他选择了和学生在一起。

对思政课上学生“抬头率低”的问题,路丙辉有自己的看法,“我上课从来不管学生的手机,如果你的课足够好,还会担心学生不抬头吗。”路丙辉认为,不是学生不需要思政课,而是不需要枯燥的、照本宣科、毫无感情的思政课。

他刚上思政课时,学生们都从后门进来,坐在后排和两边。他说:“你们给我10分钟,如果这个课你们能听下去,就听,听不下去就可以走,我不会给你们扣分。”后来,他上课时,后门一直是敞开的,却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溜课”。

“我是农村来的,在成长的路上也曾有过很多困惑,也很希望有这么一个人可以解惑。我没有觉得我有什么特别的,作为一个老师,学生有需要,我就应该做。”

2021-01-1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9838.html 1 3 德耀江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