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8日
第A04版:要闻·广告

心系群众的筑梦人

贾亚彬 见习记者郑成雪

驻义和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赵来错过了奶奶的临终嘱托,扶贫专干罗一斌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副队长贾亚彬两度舍小家保脱贫……这群由滁州学院教师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寄托着滁州学院2万多名师生员工和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3300多名群众的梦想,他们始终奋斗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穿梭在义和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引导群众动起来

“我们到村后,发现村民的精神状态完全令我们不解!有的青壮年居然整日靠墙根晒太阳,有的人家田地长满荒草,村组道路遇风便黄土飞扬……”现在回忆自己驻村伊始感受时,赵来依旧眼神凝重,“当时真是倍感压力,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无形之中成为我们的梦想。”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工作队精准调研,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座谈会,走村访户开展调查,摸清贫困“病根”开“药方”。

针对“穷根”,工作队决定先从思想转变入手,工作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拉家常。面对村民因没评上贫困户的埋怨,他们通过讲故事来说明选评贫困户标准;面对甘愿贫穷的群众,队员们收集各类残疾人士自强不息脱贫的视频,与贫困户一同观看,并且讨论观后感……几十日走下来,村民们有了想动的念头,解决去哪儿动成了工作队的新问题。

打牢双基获信任

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赵来意识到,想让党的扶贫政策开花结果,就必须通过实干来得到群众信任。义和村基础设施落后,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赵来决定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只有做出道路硬化、饮水灌溉的实事,才能让群众真正信任咱们。”

说干就干,工作队亲自丈量土地、清扫障碍,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攻坚克难,经过多方跑办后,终于争取到扶贫建设资金,开启了“扶贫强基之路”。

工作队为义和村新建13条水泥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接通自来水、开凿深水机井,有效保障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扩建12座蓄水塘坝、开挖村组农田灌溉水渠,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易涝易旱的问题。义和村党群服务中心从原来的不足200平方米增至1000平方米,村容村貌和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一开始我们觉得他们是从大学来的‘光说不练嘴把式’,当他们把实实在在的‘干货’摆在我们面前时,大家伙儿无不竖起大拇指,现在,他们有什么想法,大家伙儿都信任、都支持。”义和村贫困户曹太升说。

产业发展助脱贫

“获得群众信任、激发干劲只是脱贫攻坚万里长征第一步,帮助贫困群众培育产业才是实现稳定脱贫的硬支撑。”赵来在村两委会议上说。

为解决义和村致富门路单一的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当地的资源条件,并到临近县、村考察村办企业和产业发展项目。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义和村先后获批了温氏养猪项目、甲鱼养殖项目、藕虾混养项目、扶贫车间项目、村级光伏项目,带动119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让留守人员的“闲置”劳动力成为“资源”。

六年驻村,队员们有新有旧,可想法始终如初,他们勤恳、敬业,使义和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的0.2万元增至2019年底的60.7万元;2019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12%,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已超过5000元……他们为贫困群众插上了追梦的翅膀,真正成为了群众的筑梦人。

2021-01-0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8579.html 1 3 心系群众的筑梦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