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第A18版:年终特刊

创新激发新动能

全媒体记者王 琼

中新苏滁高新区的一、二期定向建设工业坊(标准化厂房)

在滁州高教科创城汇智湾公园旁,有一片象征着创造力的橙色建筑群——滁州大学科技园。201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仅三年时间,这片规划30平方公里的土地,见证了从郊区农田到创新高地的华丽蜕变。

这是滁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彰显了“十三五”以来滁州对创新发展的全力以赴:全市专利授权量5年增幅达79.84%;新增省级技术中心57家,市级技术中心10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这五年来,我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创新驱动、“三重一创”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汇聚创新活力,打造创新城市名片,为滁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A 搭建创新支点,注入发展动能

安徽恒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程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2018年5月生产,下半年销售额达800万元。2019年起小批量生产,全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除了公司创始人是滁州人、意愿回家创业之外,更多看中的是滁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潜能。”企业综合管理部部长王维东介绍说,他们是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项目,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广泛、发展前景良好。不久前,他们在滁又投资了一家下游公司,专门从事机器人土壤修复,将产业链由二产延伸到三产,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25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王维东信心满满地说:“相信在滁州这片重视科技创新的沃土上,等待我们的一定是一抹朝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绿色发展是滁州发展的底色,那么创新发展则是滁州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视。

科技引领发展作用发挥。“十三五”时期,我市主要科技指标稳中有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R&D经费由2015年的22.0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0.63亿元;专利授权量6023件,5年增幅达79.84%;高新技术企业数437家,较2015年的175家增长了2.5倍,总数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我市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新产业集群,实施“小升高”工程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引进应用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传统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更新升级,有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深入。紧扣科技成果转化这一主题,着力打造以“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与长三角区域的国家高新区、科技园区构建共同推动创新、共同培育产业、共同享受利益的伙伴园区等。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77家,与40余家国家级“大院大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市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近60亿元,先后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出台各类科技创新配套政策近30余项,形成并逐步完善覆盖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发展“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B 树牢项目为王,推动转型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十三五”期间,我市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招项目、提速提效建项目、千方百计谋项目、齐心协力帮项目。据统计,全市亿元以上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超2000个、2500个、1600个,完成投资超600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8%。全市省重点项目累计新开工分别超1000个、竣工超800个,完成投资超4500亿元,省重点项目考核连续3年居全省前5位。

产业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563户,2019年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成为我市唯一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新能源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一批智能家电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我市跻身全省三大家电生产基地。健康食品产业引进一批行业知名龙头企业,市经开区获批“中国食品产业基地”。新型化工产业依托定远、来安、明光、全椒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重点打造盐化工、精细化工、水性涂料、电子新材料四大产业链条。凤阳一批项目签约落地,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1+8”省市级战新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带动了战新产业产值由“十二五”末的46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超千亿元。

基建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北沿江高铁可研报告鉴修完成,宁淮铁路、合新铁路开工建设,滁宁城际铁路全线开工,县县通高铁的美好愿景有望实现;滁天、来六、明巢、滁西环等高速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列全省第一。淮干蚌浮段治理工程、江巷水库基本完成,完成滁河近期治理、池河治理、沙河集水库除险加固和36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垃圾焚烧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提前完成天然气管道“县县通”目标。

民生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方面,聚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四年来实施城建重点项目超400个;组团内协调发展,来安“两城同建”“两区并进”,全椒城北新城、城东片区初具规模,琅琊新区、南谯新城建设提速。民生社会事业方面,老旧小区、棚户区、农贸市场、公厕、城乡结合部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市图书馆新馆、高教科创城文体中心、市一院南院区、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滁州市养老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投入使用。

平台项目建设扩容升级。园区建设提档提速,以“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建设,10个省级以上园区建成面积达185平方公里,滁州高新区、全椒经开区、来安经开区、苏滁高新区、市经开区进入全省30强。区域合作园区纵深推进,苏滁高新区累计签约引进工业项目超200个,成为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的典范;我市与南京市签订了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跨界示范区建设协议。新区新城建设加快,金牛湖新区、汊河新城、高教科创城、全椒东部新城、原创科技新城等一批重大平台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滁州高教科创城大学科技园

明光经开区安徽哥伦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车间

滁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建成全省首个5G智能数字化矿山

C 战新产业引路,高质发展加速

智能家电、智能仪器仪表、轨道交通、硅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功能纺织材料、电子材料、凹凸棒新材料……我市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发展动能,五年来,全市战新产业企业数和战新产值两项指标均已实现翻番,战新企业数由187家增长到418家,居全省第4位,总数位次较去年上升1位;产值由460亿元跨上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超18%,高于同期规上工业6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3位。今年以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4.4%,高于全省17.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较去年同期上升3位;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2.5%,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较去年同期上升3位。战新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集群发展提升引领力。我市以“三重一创”建设为主抓手,按照“专业、集群”的原则,形成了“1+8”省、市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协同发展格局。坚持把省智能家电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全市产业发展一号工程,突出招大引强,形成了从装备制造到生产、研发、设计、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基地规上企业110家,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36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6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41项。天长智能仪器仪表、来安汊河轨道交通、凤阳硅基新材料、定远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琅琊新型功能纺织材料、全椒电子材料、明光凹凸棒新材料等8个市级基地产值近600亿元,同比增长15%,已成为各地推进战新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支撑滁州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两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省关键电子材料重大工程南大光电一期项目已建成,先后引入了秀朗新材料、科利德高纯气体、博泰电子等14家企业落地,推动了产业链加快集聚。通用生物基因合成及测序省重大专项两大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荧光共振链探针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滁州经开区光伏新能源重大工程和苏滁高新区智能加工装备重大专项两项目已完成“第五批”两重专家答辩和现场审核程序。

创新驱动之风起兮,高质量发展大潮正劲。一家家极具创新动能的企业,一批批建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一项项转化出的创新成果,一个个异军突起的新增长极……在滁州,创新驱动以其铿锵有力的步伐坚定前行,必将成为滁州高质量发展最强劲的引擎。

2020-12-3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8063.html 1 3 创新激发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