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第A07版:全椒新闻

还“母亲河”一片清朗宁静

——治理滁河、襄河两岸的“四乱”情况侧记

徐慧冬

“以前河里又脏又臭,一到汛期还把我们村的田都淹了。”官渡村村民王可武站在滁河全椒武岗段岸旁感慨地说,“现在好了,河水变干净了,村里也没再被淹过。”

正是仲冬之际,滁河河水清冽,站在岸边向河中望去,能看到清凌凌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鳞鳞白光。这条滁州人民的母亲河看起来宁静而优雅。

王可武今年68岁,自1985年起,便开始在姚头泵站当任站长,守了排涝站35年。

姚头泵站就坐落在滁河岸旁。35年间,王可武也守着滁河,亲眼目睹了当地人心中的“母亲河”这些年以来的变化。

官渡村的地势低洼,村民们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过去每到汛期村里都会闹水灾。“以前水涝厉害,一到汛期,田全淹了。”王可武回忆道,“汛期是每年6到7月份,那正是早稻抽穗的关键时期。”

每每水患来临,整个官渡村都颗粒无收,村民们为了生存四处寻要口粮。“母亲河”成了悬在官渡村村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此,1985年,官渡村集全村之力修建了排涝站。

王可武以前在乡里曾做过电工,因故回村种田的他被老“村长”看中,找来负责姚头泵站的维护和运行工作。

平时,王可武负责维修调试、清洗保养设备。到了汛期,他便履行重任,连日连夜地把村里灌溉水渠东海圩中的积水抽到滁河中,排解村中涝情。

当时排涝站中的电机只有30千瓦,每小时能抽600立方米的水。汛情严重时,并不能完全解决村中的水灾。1991年、2003年,村里又闹了内涝。

“以前堤坝附近地势高住的都是人,水里全是白色垃圾、鸭鹅粪便。”王可武说,过去的滁河不仅汛期危险,平时也并不美好。

而近年来,武岗镇官渡村附近的滁河堤坝加宽加高,从原来的11米加固到如今的15米。泵站中的电机也升级为每小时能抽去1000立方米水的高动力电机。

更关键的是,近年来,全椒县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在水资源保护、水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执法监管等方面下功夫。

从2017年下半年全县陆续开始“清四乱”工作,近五年共开展了近20次专项打击行动,共切割采砂设备和船只48条(套),拆除各类河湖围垦或养殖约15处,拆除乱搭乱建乱占约有近百处。

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滁河、襄河两岸的“四乱”情况好转,滁河沿岸的官渡村得益于此,村民们能安居乐业。

王可武感叹道:“2017年开始禁养、治理,我们的滁河变好了,变美了,水又变清了!”

2020-12-30 ——治理滁河、襄河两岸的“四乱”情况侧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7612.html 1 3 还“母亲河”一片清朗宁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