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艺 汪胜杰
今年以来,南谯区大柳镇面临着疫情防控、防汛抗洪、脱贫攻坚、综治信访、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种挑战,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做到分片到格、责任到人,以科学的领导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上下联动攻难题,打造工作新亮点,带领全镇开启新征程、跑出新速度、推动新跨越、开创新未来。
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基层组织“强”起来
大柳镇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第一抓手”,通过动态管理、绩效考核等硬性举措,抓牢抓实基层党建“领头羊”队伍建设。
该镇通过构建党建网格微信群、发放“一家一户一连心卡”架建党群网格“民生连心桥”,实现“群众吹哨、部门听哨、闻哨响应”的联动机制,保证“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通过紧扣“落实党建责任”主线,镇村分级制定落实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建“个性化”清单,不断夯实党建基层根基;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让6支党员突击队120余名党员辐射带动群众志愿者300余名沉下身子,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抗洪、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困难群众帮扶等重点中心工作。
实行长效机制 推动疫情防控“严”起来
疫情期间,大柳镇严格落实区防控指挥部宣传“六个一”要求,落实人员摸排“四表一公示”制度,落实重点人员“七个一”和“5个到位”要求,明确5名班子成员分工包保,实行“三对一”包保服务。
大柳镇将继续实行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策略,坚持网格化包保制度,及时掌握高中风险地区返滁人员关键信息,坚持从“国门”到“家门”无缝式衔接摸排,设置专人负责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不漏报、不瞒报”;继续对农贸市场、进口冷冻食品进行检疫消毒,防范经食物输入风险;继续对每日购药人员进行健康随访,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防控,实行“一绿码一口罩”进入原则;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文明新风建设,提高村民健康素养。
遵循加减乘除 推动乡村振兴“旺”起来
在产业发展上做“加法”,大柳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开展功能性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增富硒稻米3000余亩、新增滁菊600余亩,新增芡实400余亩,发展富硒黄金梨1200亩,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2家。
在村庄整治上做“减法”,该镇凝聚全镇干部“精气神”,带头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对农村残墙断壁、废弃院落、农村危房、路面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共拆除修整37处。
在特色风貌上做“乘法”,该镇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4次,围绕“洁化、绿化、序化”三化标准,力争打造“有颜值、有特色、有内涵”的“最美庭院”,以农村风貌提升带动乡村治理,打造杨庄、苍刘、岳河、仙店等7个村民组环境整治示范点。
在乡风培育上做“除法”,该镇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宣传拳+文化拳+典型拳”三拳出击引导百姓破除陈规陋习。通过打造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阵地,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典型模范事迹宣讲等方式向陈规陋习“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