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静
近日,在滁州优胜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随着机器的快速转动,一颗颗塑胶颗粒正有序的从机器中输出,企业法人代表孟勇说,“这次多亏了县政府及时给我们提供了融资担保,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
为加快企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提振企业生产信心,来安县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推出了“规上企业贷”“政采贷”等业务,取消融资担保的不动产和设备抵押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费率,积极为困难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滁州优胜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通过政府融资担保贷款了400万元,使企业顺利恢复了生产。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为6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5000万元。
“县委书记孙永进在‘来·安心’营商环境大会上讲到‘宁可让自己委屈,也不能让企业家委屈’这样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受疫情影响,我们厂产品卖不出去、原料运不进来,人员不能上班,企业损失很大。这个时候,汊河开发区和联系帮扶单位主动找到我们,为我们送来口罩2500只、消毒液300公斤和其他防疫物资,帮助我们有序做好疫情防控。为我们减免水电、保险等各项税费近100万元,协调办理短期融资贷款300万元,帮助我们恢复正产生产。”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学荣动情地说,“我们落户来安真是明智之举,有这样的营商环境,我更有信心把企业发展壮大,我由衷感谢来安县政府为我们企业所做的一切,对‘来·安心’这个服务品牌举双手赞成。”
今年以来,来安大力开展“四送一服”工作,不断优化来安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幸福感,让企业切实感受政府的“热度”和惠企政策的“厚度”,为打造“来·安心”优良营商环境提供强力支撑。除了在融资方面提供帮扶,该县还在体制上,建立“1+2+N”工作联动机制,成立企业帮扶中心和6个服务团队,全县78家单位联系帮扶464个企业,明确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全面开展帮扶帮办工作;在机制上,健全帮扶单位协调、帮扶中心会商、县“两重”会议决策的三级议事机制,按照“属地化解、逐级上交,统一交办、分头落实”原则,条块结合、分类处置企业问题;在包保上,将全县“四上”企业、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包保范围,精准帮扶,并建立“一家企业、一名县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政策、一套服务措施”工作机制,在人才、资金、用地、供水供电、信贷、上市和服务等方面对纳入帮扶范围的企业进行倾斜支持。
县企业帮扶中心负责人刘志龙说:“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调研走访1586人次(县领导206次),协调解决498件,累计减免返还各类费用约9000万元;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15场,新增政银担业务256户7.89亿元,税融通业务累计发放3.27亿元,续贷过桥资金支持企业87户4.12亿元;开展用工帮招活动89场,争取土地指标4052亩;签约合作滁州学院,在全市首创博士兼任‘企业科技副总’。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帮助,为进一步优化了来安县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