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第A09版: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

—明光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然融入百姓生活;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人气渐浓。

明光市自列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紧扣“建阵地、建队伍,强服务、强实践”工作路径,创新方法手段、推进资源整合、优化志愿服务、解决群众需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让党的温暖热在基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厅

苏巷镇戴巷村陆郢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为村民开展理论学习的好阵地

石坝镇苏郢村陈郢组新时代文明实践小院

涧溪镇鲁山村侯胡郢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院

明光市自来桥镇杨港村何郢新时代文明实践园地

整合资源

搭建实践大舞台

阵地资源是文明实践活动的依托。明光市本着“群众在哪里,哪里能集中群众,就将场所建在哪里”“群众有什么需求、就建什么类型的场所”的理念,着眼实用、便民原则,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积极开拓思维,把阵地建到庄上。明光市在“县-镇-村”三级组织层级基础上,着力建设150个自然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形成县—镇—村—自然村庄四级组织架构,解决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域推进的“组织化”需求,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覆盖到哪里。构建了以县级中心为引擎,12个特色基地、19个镇级所、150个村级站、150个自然村庄示范点广泛辐射的多级联动格局。将阵地建在自然村庄,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基层的做法获得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内部简报刊发,“十个一”工作法获得中央文明网刊发。

坚持因地制宜,把服务送到身边。明光市利用闲置民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院、小院、园地等活动阵地,修建休闲广场,配置电视、书柜、象棋等活动用品。全面整合资源,打造了市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基地、市法院和市检察院等新时代文明实践警示教育基地,苏巷镇扬仕电子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涧溪镇腰庄、候胡郢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等特色阵地,将政策宣讲、协商议事、文体活动等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加强党建引领,把治理通到末梢。充分发挥党员、群众、志愿者三大主体的作用,形成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推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共治模式,解决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谁来做的问题,将自然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成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平台、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新载体。

完善监督保障,让实效赢得认可。坚持每月一督查一汇报,每季一考核一通报,每月在乡镇轮流召开现场会“打擂台”,每季度对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评估,在全市形成了互看共评、互学共进的新气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获得各级领导、专家肯定,并先后6次邀请张祖平、谭建光等全国志愿服务专家调研指导,省文明办、省委党校等专家领导3次到明光调研,对全域推进文明实践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调动力量

志愿服务唱主角

在明光市,“小红帽”“红马甲”“红袖章”活跃在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交通路口、景区景点,他们通过助学济困、交通劝导、文明创建、农技下乡、文体活动等志愿活动,传递着爱心和善举。

明光市积极对接群众需求,用“接地气”“说土话”的方式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打造本土的志愿者队伍,真正做到站点建在群众身边,服务做到群众心里。

实现规范化管理。成立了明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加快推动全市志愿服务资源整合,提升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市现已注册常态化志愿者12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581个,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000余场,累计活动时长73.51万小时,并培育了飞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蚕豆益行志愿服务队、市教体局烛光志愿服务队、惠明医院白衣志愿服务队、明光烟草徽映志愿服务队、税务局“金税”志愿服务队、阳光公益、老墙根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队伍。

打造精品化项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任务,立足群众需求,加快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建立月评志愿服务典型制度,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大赛,大力扶持优秀活动项目,开发“识字点亮心灯”“夜校”“艺术课堂”等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文明实践日,快乐星期天”“亲情一小时”等活动广受欢迎。

提供精准化服务。线上依托“文明明光”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健康服务等5大平台,征集“微心愿”“微梦想”等,线下由县级实践中心、镇级实践所、村级实践站、自然村实践点四级阵地承接活动,做到线上“接单”线下做,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供需精准对接,实现“村里吹哨、志愿报到”,有效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政策宣讲、卫生健康等各类活动近400次。

创新载体

丰富内涵倡新风

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才有生命力。明光市持之以恒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程来抓,通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明光市积极总结推广自然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十个一”工作法,通过“建好一个实践阵地、建立一套工作制度、建强一支志愿队伍、开展一批实践活动、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创造一个美丽环境、讲好一个村史故事、出台一套激励措施、打造一批特色品牌”等十项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印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文明积分及礼遇规则(试行)》,以“文明积分”为契机,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融入居民日常言行。通过“积分换技能”,推动未成年人通过文明积分兑换课外教育服务的创新案例受到省文明办关注,获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刊发;出台“文明积分十六条”的经验做法在中央文明网刊载。

以评促建,涵育文明乡风。将移风易俗融入村规民约,从婚丧喜事等小切口入手,引导居民由“比奢华比排场”向“比节俭比文明”转变,逐步实现婚丧喜事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全市共评选新乡贤130名、“星级文明户”1600多户、“文明家庭”70多户。一年来,推报好人线索13.3万条,全市共有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0人当选省道德模范和安徽好人,24人当选滁州好人。

固本培元,深挖人文底蕴。明光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过程中,将乡愁融入话语体系,贯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理念,深挖地方名人、传说、典故、好家风好家训等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村史故事、家乡轶事、文化习俗、文明乡风,激发群众的乡土归属感。将乡情融入常驻队伍,深入挖掘和培养百名“乡村名嘴”宣讲员、骨干宣讲志愿者,建立一支懂理论、懂群众、会宣讲、“常驻不走”的本土理论宣讲队伍。将乡音融入传播渠道,构建综合型应急广播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全市2000余个农村“大喇叭”实时同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

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活力。融入环境整治,通过项目投放竞争制、党员干部示范制、联系帮扶指导制、就地取材引导制、评比表彰激励制等“五制并举”,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打造陆郢、腰庄、侯胡郢、南曹等文明实践站点。融入产业发展,以自然村庄和企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载体,实施村企联建、发展联动、实事联办,充分挖掘土地、山场、水面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增收致富。融入长效治理,按照“政府引导、村委会委托、市场化运营、志愿服务参与”模式,探索试行“物业进村”,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推动乡村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苏巷镇人居环境整治“陆郢模式”作为典型经验,被写入《安徽省2020年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

潘村丰收锣鼓走进南曹交流

创新小巷居民自治方式,推动小巷居民自主管理公共秩序,自我提升文明素养。

2020-12-1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5873.html 1 3 —明光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