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1日
第A12版: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

决胜脱贫收官战开启振兴新征程

定远县是滁州市唯一一个省级贫困县,辖区22个乡镇、258个村(社区),总人口97.55万人,乡村总人口83.07万人。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共定远县委、定远县人民政府坚持“两个统揽”,全力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最大气力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成果斐然。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3.8万户11.16万人降至2019年底的460户1259人。

——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由2014年的13.43%降至2019年底的0.15%,低于全省贫困发生率平均水平。

——整体贫困状况大幅改观。7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度5个深度贫困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43.57万元,治贫能力明显增强。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由2014年底的8542元增至2019年的13541元,年均增幅9.7%,连续四年超过省平均水平。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城乡医疗一体化覆盖,城乡保洁一体化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共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脱贫成效大幅呈现。摘掉了贫困县的穷帽子。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高。

2016至2019年定远县连续四年实现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四连四好”,2019省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荣获重点贫困县优秀县。

擂响高质量退出贫困县“百日攻坚”战鼓

“就业脱贫工程”实现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产业脱贫工程”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

贫困户喜领“脱贫光荣证”

聚焦脱贫攻坚战主题宣传有声有色

“健康脱贫工程”惠及众多贫困农民群众

近年来,定远县坚持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放大攻坚成效,促进战略衔接,夯实小康基础。

……………………………………

坚持抓就业与促增收一体化推进

……………………………………

脱贫攻坚战以来,定远县多渠道搭建贫困劳动力就业平台,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因人施策开发公益岗位。鼓励贫困劳动力通过劳动取得收入,激发内生动力,累计开发护林员、护路员、光伏看护员等公益性岗位6955个,人均年增收约8000元。因地制宜搭建就业平台。全县48家扶贫龙头企业吸纳就业人口4130人,其中贫困人口335人,实现年均增收约1万元。经人社部门认定的30家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人口1155人,其中贫困人口523人,实现年均增收12000元。

……………………………………

坚持拔穷根与兴产业一体化实施

……………………………………

定远县始终把培优培强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先手棋,结合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和群众种养习惯,重点以“猪、鹅、虾、草(秸秆)、菌”“五大产业为抓手,推深做实产业兴旺大文章。

做强“猪”产业,建成常年存栏量6万头种猪、年产60万头商品猪的生猪育种养殖基地,建成标准化育肥猪场77个、万头猪场8家,千头猪场近200家,专业合作社126家。同时,招商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生猪养殖及肉制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做优“鹅”产业,制定鹅产业“1158发展规划”,签约国内7家知名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优质饲草培育、种养合一、屠宰精深加工、冷链仓储基地,计划在3年内实现年养殖规模5000万只;做大“虾”产业,全覆盖推广全产业链稻虾共作模式,小龙虾养殖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3万余吨,稻虾米年产量11万吨。同步规划建设集冷链、物流、仓储、加工等于一体的小龙虾交易中心,打造年交易额达30亿元的长三角区域核心交易市场;做精“草”产业,依托县内24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深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捡回来的另一半农业”,年均实现秸秆收集110万吨、综合利用101.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2%;做实“菌”产业,在投资6.8亿元众兴菌业一期项目投产基础上,加快推进投资2.7亿元的二期项目建设,预计可年利用秸秆40余万吨、年产食用菌鲜品4万吨,实现年收入7.4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500名左右,总计带动农民增收1亿多元、村集体增收500多万元。

坚持强堡垒与富百姓一体化联动。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党组织+X+贫困户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路径。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深化“党建引领助振兴、村企联建促脱贫”信贷,全县217村党组织与企业结对共建全覆盖,其中扶贫龙头企业46家,以“一抓双促”为抓手,带动贫困户965户就业,截至2019年12月底,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9个,10万元以上的村132个,全面消灭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推行“党组织+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参与带动专业合作社共计254家,带动362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271元,人均增收900元;推行“党组织+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参与带动家庭农场共计1597家,带动1477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477.8元,人均增收855.8元;推行“流动党支部+贫困户转移就业”模式,全县共设立驻外流动党委和流动党支部24个,坚持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依托设立的扶贫驿站、扶贫工作站,累计为700余名定远籍贫困户介绍工作岗位。

……………………………………

坚持补短板与促均衡一体化设计

……………………………………

针对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定远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城乡交通、供水、医疗、保洁、文化、教育等6个重点领域率先实行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区服务功能链条向农村地区延伸,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前一年完成1588公里道路扩面延伸工程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成功申报省级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新投运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150辆,客运覆盖全县乡镇村,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难题。

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统筹城乡供水规划,新建农饮管网2930公里。总投资30.58亿元的江巷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成立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全县16家供水企业统一整合布局为7个大水厂,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管网实现全面覆盖、互联互通,让城乡居民共饮“放心水”。

城乡医疗一体化覆盖。构建县总院+27个乡镇卫生院及分院+249个村卫生室的“1+27+249”紧密型医共体,建立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管理、医疗业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药械业务管理、医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八统一”运行机制和资源共享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新建县总医院中医住院大楼、7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中医馆。

城乡保洁一体化推进。年投入1.2亿元引进玉禾田等3家大型专业化保洁公司,实行城乡“清扫、洒水、洗尘、捡拾”一体化作业保洁,形成以企业保洁为主体、扶贫公益性岗位为补充的城乡保洁全覆盖治理模式。

城乡文化一体化共建。打通县级“四馆”、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58个村级农家书屋资源共享渠道,实现互联互通。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等合理性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10年居全市第一。

中共定远县委宣传部 供稿

“金融扶贫工程”给创业贫困户带来福音

2020-12-0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5156.html 1 3 决胜脱贫收官战开启振兴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