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第A07版:明光新闻

突出群众主体 尊重群众意愿 发动群众参与

明光小巷“微治理”带来“大改观”

本报讯 今年以来,明光市在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突出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背街小巷“微治理”,以精细化、多元化管理模式逐步催化背街小巷环境秩序不断改善,居民文明共识不断提升。

粗放整治变精细管理。实施城区1562条背街小巷精细化管理,分类分批进行整治。对城区背街小巷逐条实勘并建立了城区小巷基础数据“一张表”,根据硬件配套情况以及群众意愿,制订背街小巷“A、B、C”类管理标准,实施分类管理、分批整治,将基础配套及环境秩序相对最为薄弱的C类小巷优先纳入年度改造计划,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设施薄弱变基础牢固。以干净整洁有序的整治理念为指导,制定了背街小巷“路平、灯亮、线齐、水畅、停车规范、环境整洁、氛围浓厚”基础版创建标准。同时在强弱电杆线整治、排水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居民门前停车、杂物清理等秩序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深耕小巷生态,厚植文化元素,探索各类公益广告的有机融入,塑造小巷“性格”。

政府出资变群众合资。坚持“群众自筹一点、片长单位支持一点、属地街道奖补一点、市级财政帮助一点”的筹资理念。推行“竞争施工制”,对群众积极性高、筹款速度快的小巷率先动工。不设群众筹款最低限额,每家每户出资金额和整治施工项目由小巷居民召开民主议事会议商讨确定,推动群众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提供改造资金,以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推动群众形成“主人翁”意识,强化自治内动力。今年以来,48条小巷召开居民会议75次,首月筹款完成率达72.9%。

部门巡查变全民“找茬”。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效发挥数字化平台力量,建立了小巷居民和片长单位、网格(长)单位、职能部门、社区五方联合巡查机制及高效问题反馈、调处机制。片长、网格(长)、职能部门及社区定期召开片区(社区)联席会议,对巡查发现的基础设施损坏、违章停车、违规养犬等突出问题,由片长单位横向协调责任单位上门维修、上门执法。小巷居民可通过“明光市民城管通”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拍照上传道路破损、杆线杂乱、污水排放、违规养犬等各类问题和所在位置,执法部门将问题分发至责任单位,并在线反馈处理情况。8月份以来,通过“明光市民城管通”办结居民反馈问题1141件。

“要我文明”变“我要文明”。建立“邻里月月会”“敲门行动”“小巷公议会”等群众自治议事方式,选出了208名巷长、46个居民监督小组以及三方验收组等小巷“管家”团,负责小巷整治工程过程监督、工程验收以及小巷环境秩序常态管理等事务,形成了事事协商、家家过问、人人出力的群众自治氛围。目前,城区各背街小巷已在民主议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治公约,达成了居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主动维护门前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文明共识。

(赵 楚 季晓佳)

2020-11-30 突出群众主体 尊重群众意愿 发动群众参与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5037.html 1 3 明光小巷“微治理”带来“大改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