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吕静远
人口计划生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在2019年省政府目标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卫生健康工作在2019年度省卫健委综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2名,获“优秀”等次;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2019年省政府目标考核中位列全省第3名,获通报表扬……过去一年,全市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健康滁州建设目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综合医改为重点,卫健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综合医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域中心药房、慢性病免费发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等5个全覆盖,综合医改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工作和慢性病免费发药工作在国家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综合医改工作在全国医改培训班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培训班在天长市召开。
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积极构建“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医疗服务模式,形成滁州特色急性胸痛、卒中、创伤三大分级诊疗模式;全年完成临床路径病例数21.7万例,同比提高5.9%,位列全省第4位;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创建“四优一满意”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活动,创建二级医院2家,一级甲等13家,特色专科22个;滁州市医联体被列入首批3个健康长三角医疗重点合作项目。
健康滁州建设实现新突破。开展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全市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2家、一级甲等13家、特色专科22个;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常住人口签约率超省考核标准;通过“百医驻村”行动和调剂、返聘等方式,解决16个村无村医或无合格村医问题;3个乡镇申报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并通过省级验收;开展医疗机构不良记分781次,医务人员不良记分326次,综合监督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2019统计年度,全市出生50523人,总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平稳。全市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成82个,全省唯一中国计生协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项目在琅琊区凤凰社区建成使用;32个乡镇(街道)被授予市2017—2019年度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面兑现法定奖励资金12405.03万元;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市1个新家庭计划项目点、10个家庭发展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作为应对这场硬仗的主力军,全市卫健系统全员部署、全线出击、全面防控、全力救治,用20多天时间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在疫情大考中,我们交出了合格答卷,是全省最早实现住院患者‘清零’的市之一。”采访中,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蒋玲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如今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全市卫健系统正围绕全市“保位争先、创新创优”奋斗目标,以“健康滁州建设”为指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两大任务,努力提升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基层公卫服务、家庭发展等四大能力,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健康脱贫、综合医改、健康滁州行动四场战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