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来,南谯区人社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扎实开展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
落实优惠政策保就业。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促进城乡劳动者更加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就业12657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分别为72%、80%,登记失业率2.9%,控制在4.4%目标以内。截至目前,累计向496家企业发放普惠制失业金返还300万元,惠及职工12500人;97家制造业、商贸流通等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就业补贴523万元,惠及职工8867人;31家小微企业发放吸纳就业补贴17.2万元,惠及职工172人。同时高效落实阶段性减免其社保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免(减)征社保费5994万元。
提升公共服务促就业。推进“线上+线下”模式公共服务。线上依托市、区公招网、政府微信公众号、社会网站以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搭建“互联网+招聘”平台;线下组织对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活动,并摸清辖区居民特别是返乡人员求职需求,有针对性地将企业用工信息送岗上门。今年以来,先后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网络招聘会5场,累计发布招聘信息5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6830个,达成就业意向3800余人次。
强化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开展防疫项目培训,引导企业利用国家免费开放以及企业内部的线上资源开展新录用员工岗前和技能提升培训,不断增强求职者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4人次,发放技能培训补贴189.45万元。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力推动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政策高效落地,将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纳入重点创业扶持范围,提高创业贷款发放额度为20万元,降低反担保条件,简化缩短审批发放流程,让更多的创业者第一时间享受到创业贴息贷款。目前,全区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7万元,扶持各类创业实体70个,带动就业320余人。
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稳就业。积极与企业对接,加强用工指导,把政策、法规送上门,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特殊时期劳动关系,规范裁员行为,引导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保证了疫情期间辖区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郑晓光 谭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