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训虎: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984年7月,刚从滁州技校毕业的吴训虎和同批分入扬子的41名同学一起跨着自行车去扬子冰箱总厂报到。彼时的扬子刚刚兼并破产的滁州钢铁厂,仅有100多号原钢铁厂的留守员工和破败不堪的厂房设备,厂里荒草离离,厂房停产已久,只有挂在大门口的“扬子冰箱总厂临时指挥部”的门牌是崭新的。但是对怀揣着满腔热血,想在扬子干出一番事业的吴训虎来讲,一切都是那么激动人心。
“那时候很年轻,觉得这是个新成立的企业,没有老国有企业论资排辈的陋习,只要肯干,总能干出点成绩来,虽然厂房破败荒凉,但我们的心是热的!”吴训虎说。
进入扬子冰箱厂后,吴训虎就被分配到了维修车间。建厂初期,厂里经常搞大会战。每一次大会战,后方车间的关键设备和人员都是连轴转,有时厂里的夜宵都直接送到车间。“作为冰箱总厂的后方车间,维修车间要服务于前方车间的正常运转,特别是确保重要设备的维修运转。工作忙时,前方车间24小时不停歇,对于我们后方而言,更是得竭尽所能地抢抓前方休息时间检修设备,保障生产线高效运转。那时候休息都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我们都不觉得累,满心都是对工作的热爱。”吴训虎笑着说。
得益于在维修车间的工作经历,此后的吴训虎在扬子不断成长,干过车间调度,做过车间主任后来当了厂长直至集团副总裁。从1984年7月到1999年12月,在扬子任职的十五年半时光是他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扬子是我从学校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我一生成长的奠基石。”谈及扬子对自身的影响,吴训虎说道。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入职一年后的“受到表扬”。当时冰箱厂计划筹建第一代冰箱生产线,需要自制液压折弯机,其中电气部分安装由维修车间负责,拿到二纺机技术科科长设计的折弯机图纸后,吴训虎当即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汇报给了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带着他去二纺机与技术科科长核实,问题得到了证实,而他也受到了表扬。小小的一件事,却激励了当时年轻的吴训虎,让他对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满热情。
在这样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的开放环境下,一批扬子人无私无畏,忘我奋斗,扬子的发展也一路快马加鞭,横冲直上。1992-1993年度,扬子冰箱产量已成为中国冰箱业排行榜第2位,直逼海尔;到1993年,扬子产值超过10亿元,集团发展也一度走向了巅峰。
1996年是吴训虎在扬子的一个转折点,他从设备模具厂的技术岗转向集团的管理层。当时,扬子冰箱厂70%的股份转让给了西门子,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扬子集团的经济效益呈断崖式下跌,企业发展如履薄冰。
扬子路在何方?显然,“走出去”在当时是唯一的选择。
凭着“苦、严、实、快”的扬子作风和“团结、实干、竞争、夺魁”的扬子精神,在老一辈扬子人身先士卒的带领下,集团上下齐心协力“走出去”,向市场要效益——1994年底,扬子设备模具开始筹备对外经营,向全国各地的冰箱厂推销自己的冰箱设备。
“我们接到的第一单是杭州西冷冰箱厂,一起竞争的是江苏的一些乡镇企业,相比之下,我们也算是‘正规军’了。”说到设备模具厂打开市场时,吴训虎满脸自豪,“当时别的企业老板就拿着纸和笔去谈,我们已经有了笔记本电脑和微型打字机,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凭借着专业的水平,我们成功拿到了第一单。”
很快,局面被打开,许多冰箱厂与扬子达成合作。当时集团旗下为冰箱总厂服务的大多数企业都面临困境,设备模具是其中少有的能保持蒸蒸日上、满负荷生产的企业。
岁月不负有心人。无论是站在国有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是梅开二度的重新回温,扬子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是抓住改革开放家电发展的机遇、是顺应生活水平提升的趋势、是创新企业制度的现代化管理,更是数不胜数的“扬子人”风雨兼程的热爱。
2020年,扬子集团迎来了创建40周年,同时也迈进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期,“感谢扬子和老一辈扬子人对我的培养,有了在扬子的积淀,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如今的扬子,资源整合至关重要,扬子品牌价值巨大,旗下各类企业竞相崭露头角,希望扬子能够把品牌资源整合好、发展好,再创扬子辉煌。”谈及对扬子的祝愿,吴训虎满眼皆是无限憧憬。
(程静文/文 梁 凯/图)
郭柱先:商海搏击中,扬子就是我的后盾
23岁,人生起步的第一程,郭柱先选择了扬子。90年代的扬子,势头正盛,享誉全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辉煌,1995年7月毕业于滁州师专化学生物系的郭柱先,也报名投身扬子,和同时期一同进入扬子的一千多名大学生一样,郭柱先对这里充满了向往。
刚进扬子的郭柱先从最底层的工人做起,在中国扬子集团电冰箱厂十一车间发光发热,扬子冰箱与西门子合资后,1997年,他被调到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担任镍氢电池项目的技术员,随后又成为了集团商标和工商注册业务的主管,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变。
正是在这个岗位的工作经历,让他对企业品牌和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时的扬子是中华商标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单位,即现在的知识产权局,同时也是第一届驰名商标的提名商标。可以说扬子商标的含金量很高,扬子在全国的广告宣传也让扬子的品牌深入人心。“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这个火就是‘扬子’,如同火炬一般。”郭柱先说道。
2000年4月份,他调到安徽中银扬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营销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主要抓政府采购,当时政府采购法刚刚出台,很多政府采购订单要通过公开招标。2001年,才成立不久的国家技术监督局招标采购270辆皮卡车,当时扬子上下齐心协力,成功在众多国内知名品牌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了172辆皮卡车的大订单,扬子因此名声大噪。
“当时投影仪上第一个打出了‘安徽中银扬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的字样,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扬子的实力!”郭柱先难掩自豪。
2004年9月,随着扬子皮卡和猎豹合资,郭柱先选择离开扬子,进入某汽车公司担任职业经理人,“苦、严、实、快”的扬子作风,成为了他搏击商海的精神动力。
在外奔波数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重回了扬子的怀抱。2007年底,郭柱先入职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门业有限公司(现为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从零开始,从业务员做起。2008年4月,公司将甘肃市场交给了郭柱先,他拿着20万的启动资金,背井离乡,来到甘肃开拓市场。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打开市场?“从零开始到绝对第一,扬子就是我的后盾,中国扬子集团的字号、服务、质量让我获得客户的信任,现在‘扬子’牌安防产品在甘肃金融市场占有率第一!”他自豪地介绍道。现如今扬子安防系列产品成功中标甘肃各大银行,并成为甘肃省工行、省中行等银行的全省独家中标单位,在甘肃金融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扬子”品牌成为了郭柱先在商海搏浪的坚强后盾。2020年初,郭柱先更是向总部请战成为扬子安防在北京、天津、内蒙古的区域总代理。其中,北京市场相当于安防市场的顶峰,因为北京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国内大型银行的总部大多设立于此,“这个堡垒能攻下来的话,对扬子安防下一步在全国市场的拓展举足轻重。”郭柱先信心满满。
“我是扬子一千多名大学生的一员,扬子培养了我整整十年,在冰箱厂锻炼了我的意志,在规划发展部的时候理解了扬子文化和精髓,能以更高视角看待问题,在扬子汽车的时候,把自己推向市场,进入到实战,在市场搏杀,才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在扬子安防,我取得了职业上的成功,是扬子成就了我。”他感慨道。
如今,在外拼搏多年的郭柱先,依然带着把扬子发扬光大的初心,走在开拓市场的路上,他希望扬子集团一如扬子江水生生不息,奔流前进,“离开滁州这么多年来,我时刻把‘扬子’放在心头,是扬子给了我学习,培养,励志的平台和机会,锻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能力。现在‘扬子’品牌就是我的后盾,让我在激烈的商海搏击中具有永攀高峰的斗志!是扬子培养了我,是扬子安防让我得到发展,今后我将牢记自己是一名扬子人,为扬子的二次振兴而努力奋斗!”他满怀激情地说道。
(吴 胜/文 方 宇/图)
原安徽中银扬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营销公司 总经理助理
兰州运智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郁德发:金牌营销操盘手的风采
在扬子电冰箱厂
他创造了市场营销的经典案例。
1994年前后,扬子就是滁州工业经济的代名词;组建地级市后,扬子是全市工业的一面旗帜。1991年初夏,扬子集团飞速发展,集团一次性招聘1000多名新员工,24岁的新员工郁德发被分配到扬子空调器厂担任销售员。
与其他品牌空调的销售员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坐等客户上门有所不同,扬子空调厂的销售员都是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客户都是靠着勤奋,双脚“跑”出来的。
“当时我二十出头,还是一名毛头小伙,但靠着扬子品牌为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扬子精神激励我拼出一片天地。”
郁德发在扬子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负责山东区域销售,在扬子精神“苦、严、实、快”的工作作风的熏陶下,凭借着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让他迅速打开了局面,第一年就完成销售额并及时回款3000万元,此后年年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目标。
在山东区域做了2年业务员,由于业绩突出,被公司提拔为山东办事处经理,1998年,郁德发被调往“九省通衢”的武汉开疆拓土。
扬子空调器厂的老员工们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故事。扬子空调在湖北市场基础较为薄弱,1998年在开拓武汉中商时,前五名企业都要交20万元的入场费并以代销的模式合作才能进场销售,郁德发凭着敢闯敢干的锐气和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的精神,不仅没有缴纳20万元入场费,还为厂里带回120万元的订单,并且是预付款,这在当时市场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创造了扬子市场营销的经典案例。
岁月淡去了曾经的记忆
却抹不去烙在他心头的“扬子精神”
2001年前后,“扬子改制”走上改了又改的漫漫长路,员工面临下岗分流。正值而立之年的郁德发决定转战浙江,加盟坐落在宁波的奥克斯集团。
奥克斯集团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在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273位,与大多数行业领军企业一样,奥克斯空调在诞生之初,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打开市场。
奥克斯空调营销团队决定首先主攻县市级市场。“在做福建市场时,冰凉的矿泉水,硬硬的白面包,这就是我们的一日三餐,一天要在路上跑三四个县市区,为了抢时间,总是想尽办法摸透所有的路线图,举着手牌,拦截过路的大巴车。苦、严、实、快,这是在扬子多年练下的硬功夫、真本事。”郁德发向笔者描述了2001年他跑市场的往事。
对话郁德发,“团结、实干、竞争、夺魁”的扬子精神,“苦、严、实、快”的工作作风,他如数家珍。以宣中光为代表的老一辈扬子人,不仅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扬子精神”,这也一直是他在奥克斯拼搏进取的力量源泉。
“老一辈扬子人为了扬子的发展做出过怎样的奉献和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把扬子精神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郁德发说。光阴荏苒,岁月淡去了曾经的记忆,却注定抹不去烙在他心头的“扬子精神”。
保持扬子“苦、严、实、快”的工作作风,郁德发想尽一切办法拓展市场;就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终于打开了市场之路。2001年,奥克斯“霸王之气”开始显现,以“市场不可失,条件可以谈”的营销策略主动出击,借助事件营销和名人效应打响知名度。
此后几年,奥克斯空调从与功夫巨星李连杰合作,率先在业内推出微电影《无可挑剔》,携手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到与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四次牵手,联手《中国好声音》,助力莘莘学子深耕高校空调市场,再到开启“互联网直卖”等等,每一次成绩卓著的营销,都体现出郁德发敢为人先的营销创新能力,体现出了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团队领导力,展示了他金牌营销操盘手的风采。
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家喻户晓的金牌“健康空调”, 郁德发和奥克斯空调凭借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拓荒牛精神,实现20年销售额千倍增长的目标。
1970年初冬,郁德发出生于凤阳县板桥镇的郁家庄,这里距离大名鼎鼎的小岗村只有12公里。敢为人先、百折不挠,这是小岗人的秉性,也是郁德发的秉性。
如今,担任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郁德发,事业成功之后,不忘反哺家乡,数次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捐物。
坚守初心,敢于挑战和改变自我,以稳健的步伐努力向上前行。讲述郁德发的故事,其实就是讲述一个关于创业梦想的故事。
(钟成玉/文 唐玉恒/图)
原中国扬子集团扬子热水器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奥克斯集团三星医疗 副总经理兼行销渠道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