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第A06版:天长新闻

移风易俗润民心 乡风文明促振兴

——天长仁和集镇芦龙社区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董元峰

近年来,天长市仁和集镇芦龙社区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纪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初步实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理念深入人心。

制定村规民约 树立文明乡风

村干部郑述玲家是制定村规民约后办理喜事的第一家。社区党总支书记任巧玲来到他家,刚要说喜事新办,郑述玲开了口:“我们社区新制定了村规民约,我是居委会干部,也是老党员,如果我不能做表率,居民们心中就都会打退堂鼓,就更不能遵守移风易俗的规定。”郑述玲从自己做起,只请了几桌至亲好友参加喜宴并且没有收礼。郑述玲带头表率的效果很好,社区居民开始纷纷效仿。

渐渐地,芦龙社区有了明显变化——办事规模小了,简了花销富了文明。自2017年天长市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社区居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喜事新办也成为居民们的自觉行为。

过去,社区居民们不但是办喜事讲排场,连办白事也大操大办。芦龙社区党总支书记任巧玲说,以前社区办丧事流程多,时间长,其间主家要在家里设灵堂、摆宴席,不仅花钱多,儿女还受罪。

老党员唐春桂的母亲今年病故,家人要求请两套班子来吹打,把丧事办体面点。但唐春桂认为,尽孝应在老人生前,死后花再多的钱,老人也享受不到。最后,唐春桂不请吹打,遗体火化,一天把丧事办完。像唐春桂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以身作则,使丧事简办的风气在社区流行开来。

“现在哭丧、吹喇叭、唱大戏的都没有了,持续办几天的基本没有了,个别时间较长是因为要等着儿女从外地赶回来。”任巧玲说。李庄居民组组长李帮明说:“刚开始还有人不理解,有些人碍于面子不接受简单的承办方式,但从2017年开始,大家的观念慢慢转变过来了,现在组里丧事简办已经蔚然成风。

“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协商共治,都是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也是惠民利民的事情。”芦龙社区党总支书记任巧玲介绍,为推进移风易俗各项事宜,社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居民协商委员会作用,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反对盲目攀比。

发挥乡贤作用 引领崇德向善

芦龙社区积极开展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工作,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芦龙农事服务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明文就是新乡贤的代表。作为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明文书记每年定期带领支部党员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同时将社区内24户资金短缺用工难的困难户吸收为合作成员,帮助他们解决资金上的困难。对于无劳力种地的贫困居民,合作社优先直接为他们适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他们的农田得到适时按种、管理、收割,做到稳产、高产,提高经济效益,尽快脱贫致富。“我们家属于贫困户,生活困难,是他一次一次地帮我们,每年都为我家免费收割小麦和水稻,真的很感谢他”龚兴民老人激动地说道。像刘明文这样的乡贤现在还有很多,他们带头示范引领倡导文明风尚,抵制农村陈规陋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弘扬乡贤文化,从‘少数’乡贤到‘多数’文明户,文明就像涟漪一般扩散到了社区的每个角落。”芦龙社区居委会主任赵军说。

评优监督并行 推动广泛开展

芦龙社区还把移风易俗活动与评选评优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作为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和办理低保、救助的前提条件,严格评选评优,增加救助门槛,推进移风易俗活动的广泛开展。

同时成立督导组,对各村民组的移风易俗工作不定期开展督导,计入年终考核成绩。对于移风易俗工作不利,出现大操大办婚丧嫁娶、黄赌毒现象的村民组,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列入评先树优的评选范围,还纳入违背村规民约不诚信档案记录。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发展综合考核,年终对各村民组进行打分评价,评选文明村组,发放奖励。

2020-10-2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2102.html 1 3 移风易俗润民心 乡风文明促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