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正国
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天长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6.5万亩。近年来,天长市委、市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努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干实事、求实效,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取得明显成效。
多点结合打造高标准农田
与现代农业发展和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自2019年天长市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后,天长市根据产业园规划,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该市还在杨村镇沂湖村等圩区乡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芡实种植园3万亩,2019年项目区内芡实产量达8000吨,种植业产值达1.3亿元。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天长市是全省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县市,村庄规划布点49个美丽乡村中心村,2019年,天长市在郑集镇向阳社区、汊涧镇于洼社区等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1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魅力乡村相结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与农村产业整合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天长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升级版”,成效初显,目前该市建有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园10余处。该市结合部分企业需求,在汊涧镇、张铺镇等村镇,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帮助企业实现优质高效的原材料供应,同时也带动了天长市种植、养殖、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与扶持边缘村建设相结合。大通镇连塘村,灌溉水系处于末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2019年,天长市为该村安排了0.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与耕地占补平衡及宅基地复垦相结合。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配套了水利建设,过程中还复垦了一些蓄水效果不好的当家塘。
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的过程中,该市同步将清理黑臭水体、无功能建筑和绿化美化纳入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给天长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了节本增效。沟渠、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生产方式从以前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现在的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转变,耕种成本大幅度降低。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全面更新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副产品综合利用,产品档次得到大幅提升。
推动了土地流转。实现田块规划方整化、水利灌排自如化、生产运输机械化、耕作管理信息化。由于达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标准,种田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愿意承包经营,农户愿意土地流转,实现了互利双赢局面。郑集镇向阳社区地处典型的岗区,土地落差较大,项目实施前需要至少二级站翻水,每亩每年按照200斤水稻的价格招标土地流转,当时没有种田大户和新型主体愿意投标。通过2019年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其中进行了6000亩左右的土地平整,新建了43面当家塘和6座泵站,配套了机耕路等建设内容;2020年午季项目建成后,共有7个种田大户和新型主体竞标土地流转,标的物提高到每亩每年320斤水稻的价格,合同一签六年,项目区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提高了土地效能。项目区土地流转后,经营户为追求效益最大化,进一步加大了生产规模投入,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了亩均收入。2019年,铜城镇龙岗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申报了9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合作社进行了再投入,用于种植芡实,亩均效益比种植稻麦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