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发明
所谓“面子工程”,又称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
十九大以来,各地都对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但目前脱离实际、盲目兴建景观亮化设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城镇建设中都有所发现,不仅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助长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从严从实抓好整治工作。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饱受诟病的“面子工程”由来已久,为何屡禁不止、禁而不绝呢?追根溯源,在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人民立场出现偏差,权力观发生扭曲,政绩观出现错位,同时,存在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当前整治“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被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此举切中了“四风”问题的流弊。
首先,践行初心使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深化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感,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和财力水平,量力而行推动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对照检查评估,分类施策整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本地景观亮化工程等城镇建设项目进行梳理评估,看是否存在违背城镇发展规律、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超出地方财力、背离人民群众意愿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认真对照检查,全面查找“温差、落差、偏差”,有针对性制定问题、任务、责任、标准“四个清单”。要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改台账,分类施策,销号整改。
再次,压紧压实责任,防止出现偏差。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专项整治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坚决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问题,做到早监督、早发现、早处置,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要聚焦问题整改,对拒不整改、应付交差、纸上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要强化巡回督导,对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规范到位,防止出现偏差。
最后,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整治长效机制。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着眼长效、立足规范,围绕动议、规划、审批、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统筹推进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工作,把建章立制和解决问题统一起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乘势而上,不断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形成防范问题产生、及时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坚决打赢整治“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作者单位:明光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