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 亚 本报记者李邦军
“快来看呀,这里还有金黄色的火龙果呢!”正值火龙果收获的季节,在南谯区珠龙镇北关村肖家林家的火龙果大棚里,前来体验火龙果采摘乐趣的游客看到火龙果的新品种惊叹不已,正呼唤着同伴一起来欣赏。
游客口中金黄色的火龙果是肖家林今年才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名叫“以色列黄龙”,亩产能达三四千斤,一亩就能有五六万元的收益。肖家林是北关村较早一批走上水果种植的村民,从2015年建成第一座火龙果大棚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成熟的栽培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让肖家林一家尝到了种植水果的甜头,很快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在他的帮助下,村里5名困难群众也跟随肖家林一起种起了火龙果,丰果期户均年收益达3-4万元,成功甩掉了“穷帽子”。
随着水果种植带来可观的收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水果种植的队伍中,也使得水果种植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如今在北关村四季皆可采摘品尝新鲜的水果。冬春有酸甜可口的草莓,春夏有饱满圆润的蓝莓,夏秋有甜美多汁的葡萄,秋冬则有品种多样的火龙果。产业兴旺的北关村让更多群众种下脱贫致富果,收获甜蜜幸福的新生活。
“伟大精神放光芒,改革开放有力量,乡村振兴就是好,全国人民奔小康……”循着戏声,记者来到了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的广场。今年75岁的老人刘学文,正敲着鼓、打着快板为村民唱庐剧。刘学文老人的眼睛早年因公受伤,看不见字的他喜欢听广播来了解国家大事小情,“村干部也会给我读一些资料,我自己琢磨着用庐剧唱给大伙听,没想到还挺受欢迎,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能听得到大家的掌声,这也让我更有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身边的好人好事唱给大家听。”刘学文笑着说。
文化接地气,群众方能乐在其中,积极参与其中。为了丰富村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鸦窝村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抓手,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先后建成农民文化乐园、乡村记忆馆、移民食堂、农民电影院,打造了“学文大鼓”和“小伍说书”两大文化品牌。临近傍晚,晚霞的余晖洒在鸦窝村文化广场上,温暖着每一个晚饭后前来休闲的村民。文化广场边分散着两三支广场舞队伍,队员们伴随着悠扬的旋律舞动出昂扬的姿态;广场中间,村民们围坐在电影幕布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庐剧,孩童们在一旁嬉笑打闹,朴实热闹的喧嚣汇成美好生活的交响乐,处处是幸福和谐的光景,是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