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定远县历年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祖国。
以课堂为渠道 落实教育目标
学科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育人要求贯穿到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充分挖掘中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与内容,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与思想品德状况,制定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计划。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相连。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通过互联网开展网上祭英烈、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搜集国家时事新闻,捕捉百姓生活今昔发展与变化等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感知新时代,感受新变化,了解中国梦的深远意义与深刻内涵。
以活动为载体 融入爱国内容
今年7月,定远县举办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和演讲比赛,此次比赛中的4名一等奖获得者,代表该县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读书活动讲故事、演讲比赛,通过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让学生更加珍惜当今生活。
该县还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征文、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演讲比赛,同时把元旦、春节和“清明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红领巾小记者红色文化采风”“学英雄模范”“向国旗敬礼”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层次化、具体化,使中小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内化与提升,激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以实践促体验 延展教育阵地
结合班会、团队会组织专题活动,利用墙报、板报、校报、校电台、校网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该县藕塘烈士陵园、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吴圩农民暴动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各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到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中小学生有更多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机会,将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社区与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共鸣。
以县情融教育 巩固教育成效
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校园,充分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将县情融入到课程教育、校园文化中,鼓励学校开发县情教育校本课程,挖掘县情教育与学校文化的融合,打造“一校一品”的学校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与自信,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小学生心中扎根。引导他们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中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他们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情怀,从小就在思想上真正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
定远县委教体工委书记王光明表示:“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份责任,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县教体局将不断探索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方法与途径,让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化于中小学生心中,形成品德并外显于行,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王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