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雅
廉洁风险防控是中央在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党中央出台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应着力建设廉政体系,方能不断提高抵御党风廉政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一、教育宣传是先导
思想不牢,地动山摇。思想教育是建设党风廉政体系的根本。国有企业把抓牢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首位,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重视教育宣传,并进一步创新方式,可以提高先导性思想教育的作用。
一是重视学习培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反腐败方面的学习,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认识。国有企业要建立全过程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管理体系,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普遍认同,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是树立先进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标杆。注重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事,通过倡导身边点点滴滴的好人好事,学习具体的先进榜样,从而发挥先进典型精神引领、行为带动作用,发挥优秀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企业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是丰富教育形式。形式为内容的载体,运用良好的载体,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可以进一步丰富党风廉政教育手段,运用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新技术,通过举办集中展览、有奖问答、征文摄影等活动,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为深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寻求更多职工的支持与信任。
二、制度建设是关键
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没有整套的科学合理制度是不可想象的。企业廉政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制度建设,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一起考虑,一起设计,一起安排,内嵌到企业组织架构中,融入到企业治理各个环节中,从而确保公司有序运作。
一是建立完善的选人用人制度。用人标准和用人导向紧密相联。国企干部职工选人用人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完善人事规章制度,规范人事管理程序,把政治素养、思想作风、专业能力、修身自律等作为选拔任用的基本依据,在选人用人制度上予以保障,确保人尽其才,选好人、用对人。
二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对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尤为重要。要着力培养高质量财务人员,注重法制化建设,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审批权限和程序,加强财务监督、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廉政风险。
三是建立完善的民主决策制度。缺乏民主约束机制很容易导致腐败的发生。要加强国企民主决策制度的建设,包括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等。要实行重大事项领导集体决策、一般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依靠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意见,从而杜绝决策上的腐败。
四是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以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总办会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防止互相干扰、互相推诿。通过建立科学决策、风险防控、科学治理等机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使所有业务能够在制度的框架下运行,以实现企业治理力量的提升。
三、责任监督是保障
责任与监督是建立国有企业廉政体系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进一步明确廉政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手段。夯实领导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完善责任追查,推动廉政体系建设向新高度发展。
一是夯实领导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新时代建设的总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企业责任担当,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国有企业各级党委应当承担起党风廉政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纪委应承担起监督责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形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责任分工体系。
二是健全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纪检、审计等内部监督机构,以制度的形式界定各监督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界限,并配备专职人员,避免因监督人员身兼多职而造成监督效果欠佳。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随时随地进行监督的机制,形成企业内部监督网,提高监督效能。
三是完善责任追究。有力的监督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来保障。要进一步明确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范围、程序和方式,对责任范围内的腐败、违纪以及同类事件的连续发生,纳入重点追责。要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追责,涉嫌犯罪者应交送法庭,从而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滁州市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