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喜事办出新风尚

苗竹欣

人逢喜事精神爽,来安县汊河镇黄牌村村民周长福今年很开心。继三年前大儿子结婚成家后,今年,小儿子也把女朋友领回了家,两家家长经过商量,决定挑个好日子把孩子们的喜事办了。

得知老周家要办喜事,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乡贤们上了门,“现在都提倡喜事新办,咱们村新建的邻里中心就可以给孩子办喜事,大家一起帮忙,保准给孩子们办得热热闹的。”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学斌说。

7月28日,小两口的婚礼在邻里中心热闹举行。“整个婚礼只花了6000多块钱,花费只有大儿子婚礼的一个零头,节省了开支又不丢面子,大家都说办得好。”周长福说。

近年来,汊河镇经济发展较快,在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同时,遇事大操大办,比阔气、讲排场的风气也渐渐形成。婚丧嫁娶,孩子升学,动辄广邀宾朋,到酒店摆上几十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也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人情负担。

“那时候大家比阔气,讲排场,办一场酒席起码花费两三万元,平均每家礼金支出一年都在五、六千元。”汊河镇黄牌村文书詹有清介绍。通过理事会成员的反复宣传和示范带头,大家逐渐认识到铺张浪费的危害,开始自觉抵制攀比之风。

“中国人讲人情,爱热闹,真遇到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还是需要保留必要的仪式感。”来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陈仲文说,为了在破除陈规陋习、培育乡风文明的同时满足村民婚丧嫁娶需要,黄牌村试点建设集红白喜事宴会厅、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为一体的邻里中心,制定了《红白事办理“六不准”》《红白事办理流程》,明确酒水加菜金每桌不超过500元标准,每人随礼不得超过200元。邻里中心宴会厅配备厨房、桌椅、空调,可承办8桌酒席,为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搭建平台,提供便利。

“尝到了移风易俗的甜头,村民们需要办红白喜事时,首先就想到邻里中心,目前申请办理酒席的已经排到10月份了。”詹有清介绍,自今年7月投入使用以来,邻里中心已经承办了红白喜事4场,为村民节省10余万元,崇尚节俭,杜绝浪费的文明新风已渐渐成为黄牌村老百姓的自觉行为。

2020-09-1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9715.html 1 3 喜事办出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