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定远县结合产业优势,通过“党建引领、资金奖补、优化服务”等举措,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帮带+群众参与”的经营模式,在全县建成就业扶贫基地(车间)30家,吸纳16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残疾人员和留守人员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就业能力强的特点,引进服装加工、手工制作等项目,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方式,通过“因人定培、以培定岗”,送工作岗位到家门口,由政府提供加工场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生产设备,并负责产品回购,群众学到技能后从企业领取原材料和生产工具在家制作并记件领取工钱,有效解决112名土地流转后因照管家庭、教育子女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中年妇女和大龄劳动者等“留守人员”就业增收难题,实现增收201万余元。
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媒人”作用,主动对接扶贫车间用工需求,为扶贫车间和有一技之长且有就业意愿尚未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牵线搭桥”,给扶贫车间输送高质量的“如意工”;同时,采取“支部跟着产业走”的思路,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条上,把扶贫车间中的“能工巧匠”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扶贫车间的骨干力量,开足马力给扶贫车间“加油”。
以扶贫车间为载体、以党总支为引领,通过动员培训会、上党课等方式,加强“领进门”意识,及时做好贫困户的思想疏导,激发贫困户的主动性、创造力和奋进心。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务工缺经验、少技术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员实训基地作用,整合各部门资源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面向贫困劳动力免费开展种植、养殖和花卉栽种等实用技术培训3800余人次。
采取“党建引领+场地租赁”模式,党组织流转土地后,租赁给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生产和组织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动员577名贫困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务工,最终实现村企业有发展、集体有收益、贫困户有收人的“多方共赢”局面。 (张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