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1日
第A03版:专版

解锁湖州“点绿成金”新密码

——“长三角城市党报看湖州”见闻

○本报记者李邦军

安吉县余村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浙江省湖州市是长三角接沪融杭连苏通皖的重要节点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诞生,中国美丽乡村从这里发源。多年来,湖州持之以恒践行“两山”理念,从昔日炸山开矿的满目伤痕到如今宜居宜业宜游之地,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居浙江省第2位,美丽浙江建设考核“八连优”,湖州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跟随“长三角城市党报看湖州”采访团,前往德清县东衡村、吴兴区美妆小镇、安吉县余村、产业金融创新服务综合体、南太湖新区党群服务中心、长兴县太湖龙之梦等实地参观采访,零距离感受湖州的生态保护、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带给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追寻“点绿成金”历史轨迹,解锁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的新密码,借他山之石,为美丽新滁州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季夏时节,走进安吉县余村,青山叠翠,绿水潺潺,秀竹连绵,满目皆是清凉。虽然不是周末,但安吉县余村游人如织,很多人驻足欣赏如画般的绿水青山,体验亲近大自然的户外乐趣,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思想伟力。而这在15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

面貌之“变”,要从头说起。

20世纪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乡镇企业风生水起。短短几年时间,余村靠着挖矿山、建石灰窑、办水泥厂,集体经济年收入300多万元,成为安吉县名副其实的首富村。伴随而来的,却是青山被毁,河流被污,村民身体健康受到伤害。余村人也想关停污染企业、走生态之路,可是直线下降的收入又让他们陷入犹豫和彷徨。

要钱还是要健康?一个时代之问摆在了余村人的面前。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听取当地汇报后,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余村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石灰村”到“美景村”,余村的绿色蜕变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逐步走上了绿色发展、快速发展的小康生活之路。

“这几年,笋干、白茶、竹制品,这些安吉的土特产,不愁卖!”王惠娟在村里开了一家“两山”特产店,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据了解,2005年到2020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余村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模式,依托“竹海”资源优势,走上了发展绿色经济转型之路,全村休闲产业逐渐壮大,农家乐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日益红火。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

余村之“变”,更成为“两山”理念的鲜活印证。今天的余村,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小康生活“村庄样板”。

吴兴区埭溪镇美妆小镇

德清县东衡村

从“矿产大村”到“钢琴第一村”

凭采矿业“发家”,靠制造钢琴“致富”。8月27日,采访团一行走进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悠扬的钢琴声便伴随着徐徐清风传来。很难想象,一个小镇竟藏着一个“钢琴王国”。这里集聚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近百家,全国每7台钢琴里,就有1台产自洛舍,部分产品还远销欧洲、美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时光回到20年前,东衡村是一个矿坑遍布、满目疮痍的“矿产大村”。“1997年后,东衡村开挖矿山,鼎盛时期有矿山企业13家,年开采量达100多万吨。”东衡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回忆说,“虽然当时我们靠矿产挖到了第一桶金,但是我们的‘绿’早就没了。”

痛定思痛,东衡村下定决心关停全部矿产企业,填渣土、卖指标、还耕地,既填补了部分矿坑,又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更创造了大片优质耕地。

由于湖州钢琴厂在东衡村“扎根”多年,周边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钢琴制造产业链,村民纷纷转行钢琴产业。就这样,曾经粗枝大叶的“下里巴人”,干起了“阳春白雪”的钢琴制造;昔日触目惊心的废弃矿坑上,一家家钢琴企业拔地而起。如今这里一跃成为长三角最大的钢琴制造中心。

在奥地利克拉维克钢琴(中国)生产基地,厂区工人正忙着加班加点赶订单。“虽然疫情初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这几个月,我们接了不少单子,忙不过来。”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别看东衡村不大,生产一台钢琴需要的8800个零部件都能在这里找到。”说起村里的钢琴产业,章顺龙话语中难掩骄傲。

村庄变景区,音符变票子……东衡村的发展轨迹,正是德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具有德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生动注脚。2016年,东衡村在村子南边规划了680亩建设钢琴众创园,打造“中国钢琴文化第一村”。目前众创园已有30多家钢琴企业入驻。如今,昔日矿村变成创新创业园,村里有产业、人人能创业,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村经营钢琴及相关产业,为村庄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采访团在奥地利克拉维克钢琴(中国)生产基地参观

吴兴区埭溪镇

安吉县余村全貌

从一张白纸到东方“格拉斯”

说起香水、化妆品,很多人都会想到法国东南部的格拉斯,而在距离格拉斯2万多公里的湖州吴兴区埭溪镇,建设中的中国美妆小镇犹如化妆品行业的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

鲜有人知的是,这个芳香四溢、风景如画的中国美妆小镇,曾经是另一番模样:矿机轰轰响,环境日渐脏。“2000年以前的埭溪,共有30家矿山和28套机组,矿业是一项大收入。”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有着这样的表述。

着眼长远后,站在十字路口的埭溪镇作出了决断:还子孙后代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吴兴区副区长、埭溪镇党委书记、美妆小镇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厉云燕告诉记者,从2005年起,该镇开始陆续关停所有的矿山和机组,并投入1.2亿元进行治理,在修复生态、美化环境的同时,盘活大量土地,为该镇工业平台的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在这期间,通过对废弃矿山的集中整治,保护了绿水青山,埭溪镇重现昔日美好。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投资者,在这青山绿水中,埭溪镇大手笔规划建起了美丽工厂。随即,中国美妆小镇的轮廓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其中。

数字是成绩单上最醒目的“符号”。截至目前,美妆小镇累计入驻企业113家,其中化妆品及相关企业103家,美丽产业占比达91.15%,美妆小镇对埭溪镇税收贡献率达68%以上,并成为与上海东方美谷、广州白云美湾齐头并进的全国三大化妆品集聚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小镇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化妆品行业领袖峰会,邀请国内外化妆品行业专家共同研讨化妆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还分别与国内外相关政府、协会等19家单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从“矿机轰轰响”到“玫瑰山里香”,如今的埭溪镇,坐拥绿水青山,在亮丽多彩的“美丽经济”中奔小康,为“两山”理念绘就的美好画卷再添新笔。

安吉县余村风貌

南太湖湖畔

从“守着太湖没水喝”到“春风又绿南太湖”

碧波、青山、蓝天、白帆……身处南太湖之滨,既能感受到海的辽阔,又能品味到湖的灵动。小梅港太湖入口处,渔人码头微澜拍岸,湖畔栈道绵延。不远处,地标建筑指环型的月亮酒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然而曾几何时,因为南太湖岸边大片的荒滩、密杂的芦苇,以及工业造成的水质污染,一度让湖州陷入了“身处太湖不见湖”和“守着太湖没水喝”的尴尬境遇。对于这个景象,南太湖的第一批建设者、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局副局长李东民深有体会。

“我们要实现双赢,既要保护生态,也要发展经济。”习近平同志的话点醒了大家。于是,湖州大手笔投资,拆除水上餐饮船,建造休闲湖滨码头;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建造新村安置渔民,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杜绝渔业生产型污染。

渔民退湖后,关停沿岸5公里范围内全部涉污企业,并建成消浪站、藻水围隔工程和藻水分离站,清理河道和淤泥,生态修复滩地……

随后,一批“高大上”项目相继落户。夜晚,晚风拂面,南太湖边闪耀七彩光芒的月亮酒店,与天上的月亮以及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宛若胜境,南太湖一跃成为湖州人的“城市客厅”。

一流环境引凤栖,南太湖畔起宏图。在太湖长兴畔,投资250多亿的太湖龙之梦乐园正在火热建设中,计划集聚星级酒店群、太湖古镇、湿地公园等业态,建设成为长三角超大旅游新城。

“这是一个‘航母级’旅游度假区规划,所有旅游业态都能在这里找到,整个项目开发建设也坚持生态绿色,保留了原来70米深的蔚蓝矿湖、多个矿坑、湿地等,并承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太湖。”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供长三角旅游客运直达专线上下客的“集散中心”已建成。他们已经和长三角300多个区(县、市)的客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今后长三角区域的游客,坐着公交车就能直抵乐园中心。

采访团参观吴兴区埭溪镇

本版图片:项 飞 王 迅 安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2020-09-01 ——“长三角城市党报看湖州”见闻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9139.html 1 3 解锁湖州“点绿成金”新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