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6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南谯区应急管理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郑庆国 王瑞雪

今年以来,南谯区应急管理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坚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确保应急管理形势稳定。截至目前,全区各行业领域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年轻的应急管理部门也经受住了疫情和汛情的叠加考验,目前正继续稳步推进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强化安全检查及安全生产服务

强化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安全能力。对复工复产企业严格把关,加强安全服务与指导,帮助排查隐患,切实把好企业复工复产关,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疫情期间,对全区200多家企业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安全检查。

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危险化学品行业执法检查65家次、烟花爆竹零售65户、非煤矿山16家次、工贸行业155家次,共查出各类隐患493项,发放限期整改指令书35份;立案查处6起,罚款15万元。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创建,现有30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文化旅游、校园、消防等各类专项检查72次,排查风险隐患672处,限期整改24处。印发全区非法违法道路运输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区道路运输行业开展专项检查,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道路运输事故。制定实施全区"1+10+10"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力争通过三年整治行动,实现遏制较大以上事故、防范一般事故的总目标。

强化安全宣传与应急能力提升

强化安全教育深度、广度和维度。“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南谯行”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8600余份,组织各地、各单位、各企业观看安全生产宣传片、警示教育片等14000余人次,悬挂安全生产横幅1390余幅,循环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5800余条。借助每日天气预报短信,向全社会发送安全生产公益短信,累计发送15万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培训37场次,受训人数2800余人。

强化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化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和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首次承办今年全市防汛抗洪抢险应急综合演练,完善检验了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防汛实战水平和基层应急疏散能力。积极与滁州蓝天救援队等签订协议,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结合防汛实际,公开征集抗洪救灾社会救援队伍,已有3支施工企业登记备案。同时,建立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减灾救灾和三级灾害信息员群体工作微信群和QQ群,确保24小时值守互联,信息共享,突发情况处置迅速高效。

强化防汛抗旱工作。及时调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分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印发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台风应急预案,修订完成1个行蓄洪区转移及应急抢险预案,完成全区155座水库应急抢险预案修订。联合区效能办、水利局开展全区汛前工作督查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完成整改。防汛期间,积极组织开展全区防汛工作,每日关注雨情水情,发布汛情,有针对性做好应对。

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及时调整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层层抓好责任落实,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并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隐患排查,尤其是清明和“五一”时期加强重点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已开展督查95次,开展集中宣传55次,制止野外违规用火271次。争取区财政支持,购置风力灭火机、油锯、防火服等,全部配备到基层村和各林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

强化减灾救灾和诚信体系建设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火源、地震观测点隐患排查,协调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及时将2批次25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和44顶帐篷发放到位。“五一”期间开展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督查。全国防灾减灾日共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 50余块,条幅200余幅。成功承办市减灾救灾应急演练,全省防灾减灾有奖竞答活动位列全市第二。

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入企业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向企业发放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惩戒实施办法宣传材料200余份,对因受安全生产处罚通报的4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目前已全部完成修复工作。积极开展行业信用监管领域评价工作,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对全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已评定10家企业为区级示范企业。

2020-08-26 ——南谯区应急管理工作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8700.html 1 3 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