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0日
第A03版:要闻·健康滁州

中医善若水 润泽万物生

————我市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侧记

冯耀岭 吴新奇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全方位、多方面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市、县(市、区)两级共有中医院11家,全市共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4个乡镇卫生院,其中设立中医馆的有17个和86个,占比分别为89%和91%。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体系健全、网络完善、中医药特色明显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新格局。

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古朴与现代融合的中医药科普走廊、传统气息浓厚的楹联、中医药知识宣传橱窗……走进滁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建成中医馆,馆内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元素扑面而来,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韵味与魅力。

近年来,滁州市为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需求,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中医。

加强基层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能够提供6类中医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4类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比达100%;能够提供4类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占比达81.02%。截至6月底,全市建有名老中医工作室11个,省级以上重点中医专科41个,基层中医馆92个。天长市、明光市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依托各县(市)中医院,对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适宜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40余场,培训人员800余人次;选派22名中医师参加省级师资培训,计划9月份在全市实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覆盖;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今年已招录20名学生进入高校开展中医人才定向培养;全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均制定中医类别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机制,如明光对特殊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5万—30万元的安家补助。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和《安徽省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滁州市积极行动,开展了一法一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市《安徽省中医药条例》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滁卫电〔2020〕66 号)。据统计,全市共发放宣传材料5266份,悬挂条幅81条,义诊900余人次。

中医药发展亮点不断呈现

在推进过程中,我市十分注重中医药内涵建设,围绕当前基层中医药工作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努力提供特色服务,全面提升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健康滁州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持续深化中医药改革。增加优势病种,扩大试点医疗机构范围,鼓励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服务。其中明光市单病种付费的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价”,将符合规定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适宜技术、配方颗粒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难题。凤阳县、来安县出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门诊单病种付费项目,提高中医药诊疗人次。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明光市、凤阳县依托中医院建设中药饮片中心药房,为乡镇卫生院及部分村卫生室统一配送中药饮片,实现“智药”功能。

加强中医惠民服务。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均配备中药柜、牵引床、推拿床、熏蒸床等中医设备,并面向患者开展针刺、艾灸、推拿、拔罐、耳穴压豆、刮痧、远红外线理疗等医疗项目服务,每年夏天为群众提供三伏贴和冬病夏治服务,惠及群众达1.2万多人次。明光市开展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暨“银针行动”工作,形成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同时,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宣传活动。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设置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发放中医健康知识折页、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现场中医健康诊疗等形式,深入开展推动中医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上半年,全市已开展专场宣传15余次,发放资料2万余份,义诊服务10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疫情期间,我市积极发挥中西结合优势,成立28人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15人的中医药专家指导组,落实中医药专家驻点救治全覆盖,在省级中医专家组对口指导的基础上,从全市抽调21名中医名家组建7个中医药治疗小组,派驻到全市7家定点医院,先后赴各市、县定点医院开展会诊29次、116人次,先后转运发热病人94车次,转运疑似或确诊病例6次10人,组织培训10场、参训738人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确诊患者“清零”目标。

2020-08-20 ————我市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侧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8313.html 1 3 中医善若水 润泽万物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