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7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历尽磨难初心不改

——记第六届滁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骆俊成

本报记者张开兴

面对无情袭来的命运风暴,她始终任劳任怨地坚持教学工作,无论有多苦多累,只要站在讲台上,她都会面带微笑充满热情地讲课。她,就是第六届滁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市实验中学高级数学教师骆俊成。

1989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骆俊成,分配至滁州师范学校任教。她满腔热情教书育人,像个大姐姐一样关爱学生,挤出微薄的工资帮助困难学生。在滁州师范期间,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2000年滁州师范学校转型为滁州市实验中学后,她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适应中学教育教学特点。她担任中学教师十九年来,教的每届学生中考数学成绩突出。

但她的生活和工作并不一帆风顺,命运的风暴无情袭来,2000年她家庭遭遇重创,丈夫患了肝癌,幼小的儿子查出患有自闭症。面对命运残酷的打击,骆俊成的心灵饱受煎熬。那段时间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她既要照顾不满十岁的自闭症儿子,又要到医院照顾绝望的丈夫,她经常是上完课骑着自行车匆忙去医院。白天作业和试卷批改不完,晚上她就在丈夫病榻前认真批改。

2004年丈夫不幸去世,她强忍悲痛,在亲友和领导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她顽强地坚持下去,担任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业绩突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她的哥哥姐姐都在外地工作,照顾父母的责任落在作为老小的她身上。她年近90的父亲和年逾80的母亲都患有癌症,多次在本市和南京住院手术治疗,她来回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既尽到女儿的孝心和责任,又不耽误教学。为了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她把自闭症儿子送到山东特教学校接受教育,作为母亲,她心里的不舍可想而知。尽管家庭遭遇种种困难,但她仍然乐观开朗,任劳任怨地坚持教学工作,从不向校领导提出照顾的要求。无论有多苦多累,只要站在讲台上,她就会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在脑后,面带微笑充满热情地讲课。

作为一名从教近三十年的老教师,她一直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虽然她的人生历经磨难,但她毫不消沉颓废,依然热爱生活和工作,对她的学生、亲友和同事充满热爱,对教育、教学和教研充满了热爱。在她看来,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2020-08-17 ——记第六届滁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骆俊成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7932.html 1 3 历尽磨难初心不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