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 军
面对汹涌的洪水,他勇敢地冲在防汛抢险救灾第一线,带领群众打破“九年圩”的怪圈保住了家园的安全;在滁河大堤上,他四天四夜几乎没有合眼,带领村两委和抢险队一起冒着大雨、除草查险,走在护河堤保家园的最前沿。他就是全椒县武岗镇官渡村党总支书记陈少兵。
官渡村位于滁河边,境内有东海圩、西海圩2个圩区、6个导流渠、1个水库等,水环境复杂。村里人都说东海圩、西海圩是“九年圩”,意思就是不超过9年时间,必有一次破圩。6月14日,一场大雨过后,陈少兵立即召开村防汛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查险排漏,动员村民组织抢险队,一旦有防汛需要,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后期随着滁河水位高位运行,官渡村抢险队150人、多台机械等迅速准备到位。陈少兵带头冲在防汛抢险救灾第一线。今年水情虽大,但是官渡村打破了“九年圩”的怪圈。6月28日,官渡村境内的如意河又突发险情出现滑坡,陈少兵立即组织抢险队和机械等赶赴现场,经过紧急抢险很快消除险情,再一次将洪水挡在家园之外。
进入7月中旬,武岗镇境内出现明显降雨,加之上游来水影响,滁河及内河水位均超警戒线,官渡村首当其冲。作为村党总支书记,陈少兵既要及时了解上级党委政府的相关指令,还要随时关注滁河水位,有序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责任十分艰巨。陈少兵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员们一起冒着大雨、除草查险,指挥挖机、工程车清理塌方,帮助群众转移,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走在护河堤保家园的最前沿。虽然家就在坝埂下不远处,但为了防汛工作的需要,陈少兵在滁河大堤上四天四夜几乎没有合过眼,也没有回过一次家。
防汛期间,家中只有妻子一人,自家承包的鱼塘因为漫水,只能眼睁睁看着鱼顺着漫水溜走。陈少兵说,今年水情特殊,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坚守阵地,要把党旗插在防汛抢险的第一线,全力以赴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随着水情的退去,陈少兵又带着村两委和抢险队整理收集防汛物资,排查水利设施状况,组织受影响村民补种农作物。据了解,今年的主汛期里,陈少兵带领村两委和抢险队一共紧急处理74处漫堤、渗漏、塌方等险情,把官渡村群众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自2008年以来,陈少兵在官渡村党总支书记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十二年来,陈少兵和村两委成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村居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取得的成绩村民们有目共睹。
如今的官渡村是由原来的两个村和官渡街道合并而来。合并之初,村集体负债150多万元,有的村干部工作激情不够,干劲不强,陈少兵就做这些村干的思想工作,鼓励大家振奋精神,把工作干好、把村集体经济搞上来。在陈少兵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一方面官渡村整合集体现有资源,发包给技术能手经营;另一方面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种养,如虾稻混养、鱼稻混养等。借助村里的龙虾产业,村里还建设了龙虾交易市场,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偿还了大部分负债的同时也带动群众增收。陈少兵说,是组织和群众给了我这个机会在这个岗位上,我就一定要把组织交代的工作干好,把群众的关心、困难解决好,这才能不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