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绝收田有了丰收新希望

——我市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记者王太新

“这片秧田之前全被淹掉了,幸亏农业农村局帮我们联系到了秧苗,经过及时补栽,你看现在的秧田又是一幅绿油油的景象。”8月11日上午,全椒县襄河镇千佛庵村种粮大户张腊梅站在承包地的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起死回生”的秧田,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希望。

张腊梅是千佛庵村的种粮大户,2018年开始从当地农民手中流转千亩土地。今年水稻长势喜人,可7月中下旬的一场大水将她家的近300亩秧苗泡在水中,足足一个星期水才退去。“水退时秧苗既稀又黄,心想,这下肯定要绝收了。”张腊梅说,当时她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正当她感到无助之际,全椒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常永才来到村里了解灾情,并带来了好消息:“有个育秧工厂,之前未雨绸缪,育有几百亩秧苗,我们可以帮助你联系购秧事宜。”张腊梅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买来秧苗,请人起早带晚移栽下田。这段时间,在包保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张腊梅一边为秧田追肥,一边加强病虫害防治,“补栽下去10多天了,秧苗是一天一个样,现在正值分裂期,下一步是孕穗,专家来看过了,说长势很不错,本来绝收的稻田又有了丰收的希望”。

比张腊梅更激动的是全椒县襄河镇千佛庵村伏沟村民组种植大户欧阳凯。“我承包的800多亩土地,一场大水过后,绝大部分秧田浸泡在水中,当时我一下子就傻了,并做好卖房子筹集生产自救资金的最坏打算。没想到的是,最关键的时刻,国家的好政策帮了我一把。”欧阳凯说,灾情发生后,国元农保很快就找到了他,快速核定灾情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把19万元的预赔款打在了他的账户上。有了这笔钱之后,欧阳凯重拾信心,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如今,通过补栽、移稠补稀等措施,大部分受灾田块已完成自救。“国元农保不仅帮我渡过了难关,也增强了我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与决心。”欧阳凯坚定地说。

据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受水灾影响,全市在地农作物受灾面积83.98万亩、成灾面积46.18万亩、绝收面积25.82万亩。面对灾情,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启动工作预案,确保各项农业抗灾救灾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自救,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坚决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截至目前,已补改种鲜食玉米、豆类等作物面积21.48万亩,占已退水绝收田块的96.6%,清淤扶棵面积2.6万亩,灾后病虫害防治等田管面积98.38万亩;组织全市近千名农技人员深入灾区田间地头,点对点、手把手地开展指导田间管理和补改种,做到水退一块补种一块。

大灾面前,国元保险滁州公司及各支公司闻“汛”而动,对秋季水稻绝收田块启动预赔付,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尽可能提高理赔时效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不惜赔、不拖赔、不乱赔”,帮助受灾农户抢抓农时,尽快恢复再生产,最大程度减轻灾害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据统计,目前已赔付4575万元,受益农户3539户。

全力以赴 防汛救灾

2020-08-12 ——我市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7523.html 1 3 绝收田有了丰收新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