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
第A03版:言论

家政业不能“跟着感觉走”

□宛诗平

三年前,“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烧毁了一个家庭;三个月前,江苏溧阳保姆闷死老人的监控视频令世人惊恐。痛心之余,人们不禁对家政服务业充满忧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落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政服务需求却在不断提升,保姆正走进千家万户。如何建立家政服务业的良好生态,消除人们选择保姆时的后顾之忧,是亟需社会各界共同思考与应对的问题。

家政服务面向千家万户,有着“小切口,大民生”的明显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姆、月嫂、保洁等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关键症结亟待解开。比如,如何防范犯罪行为?准入制度怎么建立?由谁建立?如何建设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如何纳入法制轨道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准入制度、诚信体系建设是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家政服务市场普遍流行的模式是是雇主从中介公司找保姆并支付中介费,之后雇主和保姆就成了雇佣关系,与中介无关。很多家政服务企业为了赚取中介费,准入门槛“基本没有”,前期没有培训,后期没有管理;相关部门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督机制,使得家政服务行业乱象频现。在多起保姆引发的刑事案件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信息严重不对称,基本处于盲选状态,很多时候也就只能以貌取人了。雇主不知道这个人值不值得信任,不知道受雇方提供的信息是真是假,也无从求证。同时,雇主的诚信度怎么样,被雇佣的人也不清楚,你不知我,我也不知你,大家碰运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好,家政服务无保障也罢,以及由此导致的家政机构、从业者和消费者之间纠纷频发等问题,无不折射了依法约束的缺位。须知,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规范的约束始终是一个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法律规范的约束,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出问题。笔者以为,家政业不能“跟着感觉走”。目前家政服务业之所以野蛮生长,其病根也在于此。

值得赞许的是,去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了10个方面36条政策措施,今年5月1日,《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这无疑释放了依法规范家政服务的法治信号,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人们期待,在国家层面能够早日制定全国统一的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和法律准则,让家政服务业能够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良性发展。

2020-08-0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6197.html 1 3 家政业不能“跟着感觉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