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杨读俊
为进一步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水平,确保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按照“清死角、扫盲区,提品质、增亮点,广参与、惠民生,强网格、促长效”的总要求,南谯区建立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并注重一一落实。
健全网格管理机制。以“属地管理”为基础,以“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为原则,全区设置镇街、村社、小区三级网格,每个网格包含网格长、兼职网格员、包保单位人员和10名志愿者等,配足配齐一线网格力量。明确网格工作职责,制定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巡查和专项整治力度,提高网格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健全物业管理与业主委员会运行机制。开展物业小区星级管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指标,健全、完善星级管理评级办法,严格考核办法,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联合对物业开展日常检查、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筛选出服务质量好的物业企业,充分发挥示范物业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物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健全完成辖区81个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和40家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完善业主委员会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四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运转,为业主发声。
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有效解决群众问题。按照“一户一人、自愿加入”原则,全覆盖建立楼道微信群,实现“楼栋网格微自治”,提高群众满意度。推进创城APP投入运行,不断完善创城管理系统。建立各级监督员制度,重点发动小区中的“五老”“五青”、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志愿者等热心群众建立监督员队伍,集中收集居民的问题和建议,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等成立区级义务监督员队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观察、倾听、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健全信访反馈机制,为解决创城共性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按照资源节约、协同共享、安全可控的原则,建立以镇街为重点的全区统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系统建设,强化信息采集和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健全事件处理网上网下联动体制,以“统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系统建设工作平台、统一数据中心、统一网格移动终端、统一应用支撑、统一运行环境、统一标准规范”为主要建设内容,逐步实现市域治理数据标准化采集、汇聚、流转、交换、共享,为城市治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信用体系范围,把不文明行为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纳入诚信管理,充分发挥“信用滁州”信用服务系统查询功能,建立失信提醒制度,提高失信成本。设立红黑榜制度,利用社区、小区宣传栏开辟诚信红黑榜,对好人好事等守信行为或不文明行为进行红黑榜公示。
建立健全区直单位包保制度,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工作机制。建立全覆盖包保制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每周对包保对象进行一次督查,协调解决包保对象在创城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进一步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明确街道职能定位,按照责权一致原则,落实街道“五权”和社区“三权”,建立完善职责准入、审批服务、综合执法、考核评价、财政保障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全面推行联合党委轮值制度,协助社区解决文明创建和党建工作难题。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活动,同步推进“联户同创”,及时开展“干部入户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