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8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创新监管方式 优化发展环境

本报通讯员杨读俊 薛典红

今年以来,南谯区多措并举创新和优化监管方式,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加强对公共资源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营商环境。1-5月,该区共受理包括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农村产权等项目96件次。其中,完成建设工程交易项目39个,预算总金额14.17亿元,中标总金额11.55亿元,总节约资金2.62亿元,资金节约率18.49%;完成政府采购项目32个,预算总金额5906.24万元,中标总金额5012.62万元,总节约资金893.62万元,资金节约率15.13%。

--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一是招标人自主决策招标事项。招标人对招标过程和招标结果承担主体责任,并自觉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二是招标人依法组织招标。招标人按规定办理项目招投标前期手续,并依法依规、公开公平公正编制招标文件和招标公告。

--创新和优化监管方式。对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发布情况及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责令招标采购人限期整改。对开评标活动采用音、视频监督或现场巡查与在线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并记录在案,依法依规做好处理工作。

--加强对市场主体监管。按“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招标文件编制及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推送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公开,今年已对1家代理机构进行不良信用记分处理。加强对评标专家履职行为的监管,通过对评标现场巡查及事中、事后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对专家履职行为的监督,今年以来已对5位未按相关规定进行评标的专家给予扣分处理。

--创优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强化对围标串标的治理,加强电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围标串标甄别功能应用,从评标层面及时发现围标串标线索,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畅通投诉渠道,规范投诉行为,进一步健全和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投诉渠道畅通,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截至目前,已受理9起投诉案件,均100%办结。加强信用信息应用,积极推行省、市范围内的信用共享机制,发挥“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联动效果,从严从重打击企业的失信行为。

2020-07-0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972.html 1 3 创新监管方式 优化发展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