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明光市是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之一。试点工作以来,该市始终坚持群众导向,响应群众需求,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创新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本土经验,在全市总结推广自然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十个一”工作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进自然村庄,真正打通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建好一个实践阵地。以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整合乡村可用资源,选择闲置农房予以适度改造,坚持规范、实用的原则,建设自然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命名为大院、小院、园地等。同时,结合村庄实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配备宣传栏、电视机、精品图书、桌椅、文体用品等。目前已利用闲置房屋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院60个,群众不出村庄就可以随时听到党的声音,自然村文明实践站点已逐渐成为群众学习政策、协商议事、休闲娱乐的有效载体。
建立一套工作制度。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志愿服务计划、村民理事会工作职责、文明户评比、卫生户评比等制度。该市涧溪镇通过项目投放竞争制、党员干部示范制、联系帮扶指导制、就地取材引导制、评比表彰激励制“五制并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成功打造了全市首批群众认可、配套完善、运行成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示范点。
建强一支志愿队伍。以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新乡贤、“五老”人员、村民理事会成员等为骨干,建立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推动全市150个村(社区)在自然村庄共成立村民理事会1415个,会员7070人,他们带头无私奉献,主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道德评议。尤其是将环境整治和长效关管护作为突破口,纳入村规民约,有效改变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花钱出力不讨好”的现象。
开展一批实践活动。依托“文明明光”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健康服务等5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结合自身职能定制活动“菜单”,网上征集求助心愿,为群众提供“点菜”式服务,做到线上“接单”线下做,实现“村里吹哨、志愿报到”,有效对接关爱弱势群体、政策宣讲、卫生健康等各类活动330多次。常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市民政局“亲情一小时”活动(每周为养老机构每位老人志愿服务1小时)、市法院“一村一法官”制度等广受欢迎。
评选一批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评星、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邻居、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组织群众认真评比、张榜公开,大张旗鼓宣传,弘扬新风正气,传递正能量。近年来,共评选新乡贤130名,“十星清洁户”1500多户,“星级文明户”1600多户,“文明家庭”70多户,“平安家庭”34户,最美军嫂和兵妈妈20人,好媳妇和好婆婆95人。
培育一个特色产业。通过加强民主议事和民主管理,充分挖掘集体土地、山场、水面和村庄空隙地等资产资源优势,引入大户能人带动,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盘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实施村企联建,通过组织联建、发展联动、实事联办等,激发村企共同发展“联”锁反应,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创造一个美丽环境。以党建引领、村民理事会为桥梁纽带,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按照“政府引导、村委会委托、市场化运营、志愿服务参与”模式,探索试行“物业进村”,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果常态化、长效化。潘村镇新村、张八岭镇苏油坊推行环卫保洁与“门前三包”、志愿服务相结合,实现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
讲好一个村史故事。深挖地方名人、传说、典故、好家风好家训等历史底蕴,讲好村史故事、家乡轶事、名人传说、文明乡风。在自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中,融合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潘村镇“古韵南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深挖本土故事,将当地“双龙”“南曹无曹”“拓木缘”“归龙井”等历史民俗元素融入阵地建设及实践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乡村治理及环境整治,推动村庄面貌焕新、文明乡风传承。
出台一套激励措施。制定《明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文明积分及礼遇规则(试行)》,依托明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志愿者评定星级、给予表彰、积分兑换礼品和服务等,启动线上爱心商城,实现文明实践志愿积分线上兑换线下使用,有效落实志愿者礼遇,鼓励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优秀理事会成员表彰奖励活动,批绶带、发证书、大会发言,通过“小奖励”激发工作“大动能”,推动优秀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打造一批特色品牌。该市积极总结推广陆郢、腰庄、侯胡郢、南曹、何郢、苏油坊等自然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经验,全力推进百个示范点建设。同时要求各地不搞一刀切,不搞千篇一律,而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乡土文化等特质,找准工作突破口,创新举措,挖掘特色亮点,打造“一村一品”。
(赵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