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赵 敏 余伟光
近年来,南谯区着眼激发村干部投身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精气神,制定出台了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12条、星级化管理考核、村干部负面清单10条、村书记管理四项制度等系列文件,从培训教育、强化保障、日常管理、严管厚爱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励村干部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注重培养提能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干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南谯区始终把文化水平、履职能力和实践本领作为培养村干部的重点内容。一是提升学历层次,补好“文化课”。依托安徽科技学院,先后选拔推荐32名优秀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优化学历结构。目前,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275人,占比71.6%。二是强化业务培训,练好“专业课”。推行“高校讲堂+示范基地+交流研讨”培训模式,区级重点培训、镇级全员培训,分级负责、分类施策。在江阴党校等省内外党校举办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乡镇党委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村干部业务素质。2018年以来,全区举办各类村干部培训班30余场,参训人次3800余人。三是开展挂职锻炼,上好“实践课”。区委组织部每年选拔一批村党组织书记赴省内外名村挂职,乡镇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一批村干部到镇跟班锻炼。近年来,30余名村党组织书记先后到南京浦口、来安、天长等省内外挂职锻炼;100余名村干部被乡镇抽调到文明创建、拆迁、信访等一线重点岗位进行跟班锻炼。
提高保障激活力
着力加大对村干部经济待遇、政治待遇的激励力度,让村干部干得有奔头、干得有甜头。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区财政每年列支2000多万元预算用于保障村干部待遇发放。坚持每年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常驻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近两年来,每年村干部基本报酬调增200元左右。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人员基本报酬按10%提高,换届中因“一肩挑”正职转任副职的,继续保留正职经济待遇,新进村“两委”班子的全日制专、本科生,分别按照新录用事业单位人员和新录用公务员最低工资标准兑现基本报酬。实行职级补助,按照任职年限确定职级,最高每月可达600元。2020年村干部正职月基本报酬最高可达2490元,村干部年均收入约6万元,较2016年翻了4倍。二是强化政治待遇。推行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做法,先后有11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挂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参与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分工,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畅通选拔渠道,3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预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疫情结束后正式开展招聘考核。三是创新增收激励。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干部基本报酬挂钩,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在10万元以上村,根据经营性收益年度增收情况,分别按照10%、15%、20%增加村干部基本报酬。2019年,42个村共获得增收奖励95.5万元,其中村书记个人最高奖励3.9万元。
从严管理促动力
坚持防微杜渐,把“严”字落实到日常管理和监督中。一是严考核。每年坚持“两项”考核,即对村级班子实行星级化考核,对村干部实行绩效考核。村级星级化考核按照“一考两评三挂钩”程序,对考核结果进行星级评定,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组织整顿挂钩,每年评选出15个左右五星村,确定8个后进村。乡镇党委每年对村干部进行考核,优秀比例按30%确定,对当年、连续2年、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村干部分别增加10%、20%、30%的绩效报酬。二是严管理。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一诺两评”,为村干部明权责、立规范。2019年,384名村干部承诺工作事项1466条,全部兑现完成。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要求,对63个村书记“一人一档”规范管理,明确任职备案和履职备案的双重管理要求。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四项管理制度,对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村书记在年度考核中可直接定为优秀等次,不占比例,先后共有9名村书记被“一票肯定”。三是严监督。建立村干部职务退出机制,明确10条负面清单,及时清退不合格村干部。制度出台后,共清退3名不合格村干部。坚持区镇联审制度,把牢入口关,凡村干部调整必经区镇联审。对63个村全面开展巡查,推动区级巡查向村党组织延伸全覆盖。
关心关爱聚合力
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力度,让村干部干得安心、暖心。一是保障身心健康。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开展健康体检,每年定期组织村干部与镇干部一同体检、一个标准。落实村干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精神鼓舞。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注重选树先进典型,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村干部,增强村干部的荣誉感。三是探索公职化退养。对表现优异、做出重大突出贡献,受到市级以上通报、群众认可度高正常离任的村干部,经考核认定后,在享受离任待遇的同时,按在职时基本报酬的一定比例发放退养补助。目前1名优秀离任村干部已享受公职化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