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金祥
“掸掸尘,送送灶,小孩看着,大人笑,吃鱼吃肉的日子就来到。”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是传统的送灶的日子。对于这两天,位于高邮湖西岸——安徽省天长市水乡人家是挺讲究的,而这些“讲究”有的已经渐渐淡去。水乡人的送灶和掸尘是个啥样子的呢?近日,笔者走访了天长水乡一些深谙民俗文化的乡贤老人们。
送灶具体是哪一天呢?民间自有说法:“君三民四龟五鳖六”,有说是:“军三民四龟五鳖六”,还有的说是“官三民四船五”,或者是“官三民四丐五”,等等,不一而足。一般地说,水乡人家都会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送灶。送完灶,新年也就快到了。
送灶的由来,说渊源
水乡人家有一句很形象的话:哪怕穷得叮当响,送灶那天也要忙一忙。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无论富贵贫贱,这灶是一定要送的。为啥呢?传说灶王爷是天庭派到人间专管人们言行的“神仙”。他每年一次到天庭汇报每家每户的言行。灶房是妇人每天做家务的场所,妇人之间,难免会张长李短地品评一番,而这些“闲言碎语”、“蜚短流长”都被灶王爷听到耳朵里去了。人们怕他上天说坏话,所以在灶王爷启程的那天,再怎么困顿不堪,都必须送送他,否则来年就会不得安生。
天长市原政协主席、86岁的文化老人夏锡生曾撰文专门谈到送灶的来历:旧时,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灶神的神位。人们称灶神爷,书面语叫做“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日常口语就叫“灶王爷”。相传他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是玉帝老爷派驻到凡间大门小户,负责监察各户人家德行和功过的。由于各户人家的德行最容易在一日三餐中表现出来,故灶王爷的神龛就设在厨房里。没有神龛的人家,可将神像直接贴在灶台的墙上。
夏锡生老先生在文中提及,天长水乡人家有“男不拜月,女不送灶”一说,是说送灶的仪式都是家中男主人主持。“由于爷爷带人长年在白塔河、高邮湖以至长江水路上跑船、走码头,就靠‘君三’保佑呢,每年腊月二十三送灶是咱家铁定要过的节日。”在高邮湖滩子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85岁的陈尚义老人告诉笔者,每年腊月二十三,他都跟着爷爷和父亲一道送灶,祭拜灶王爷。
陈尚义老人所说的“君三”,以及本文开头所提的“君三民四龟五鳖六”,永丰镇91岁的退休教师倪文富老人则有过专门的研究。倪老先生说,有人说“官三”或者“君三”,其实应该是“军三”。这是因为过去人的籍贯分为两种,一个是民籍;一个是军籍。平时,民籍身份发挥作用,身为百姓的就忙着种田,一旦发生战争,军籍身份则会发挥效应,老百姓就变成了军人。腊月二十三这天,他们就忙着送灶了。
送灶的规矩,说习俗
到了送灶前,就有摊贩带着灶饭花、大拇指大小的泥塑的灶老爷在街市上到处兜售了。而每年从腊月二十开始,水乡大小街市的店铺就会准备数量不等的纸质的三角包子,也叫牛头包子。这些纸包里面装的是啥呢?是灶饭果子。其中有花生、枣子、栗子、白果等。是专门给无力准备灶饭果子的穷人家准备的。有实力的店家就多备些,过年了,白送给贫苦的人,以讨个口彩。住在天长老洼子街的张立凡、张立扬老兄弟俩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和他们的小伙伴虎子哥、小癞子、二犟子、鼻涕虫等人,蹦蹦跳跳地到曹家杂货店或薛家土货坊白拿灶饭果子吃。他们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拱拱手:“二老爹!三大叔!给您拜个早年!恭喜发财!要一包灶饭果子吃!”孩子们只要来得不算太迟,店家就不会让他们空手的。
灶饭果子拿回家,还要染上颜色,染成红红绿绿的,以示吉祥、富贵、喜庆。有了灶饭果子,还要有茶米煮灶饭。据张立凡老人回忆,小时候由于家境窘迫,每到这时候,他的父亲就会满含歉意地跟他说:“小大子,到你外公外婆家再讨要点茶米来吧!”
这时候,还差这么几样东西:灶疏、灶糖、灶饭花。
——灶疏,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则事先由家主写好,上面自然是尽拣好话写了。也有图省事的,到街上买一张预先印好“疏”的黄元纸代替。在天长,还有一位精通水乡民俗的书画家涂福颐老先生,他在《忆送灶》一文中介绍说:旧时香烛店里到了腊月就可以买到,佛门也会送。灶疏是用黄元纸做的,有封有笺,疏封上常盖有寺院的朱砂大印,并印有“吉祥如意”等木刻文字。疏笺有两张,送灶和接灶各一,笺上部印有“一泗天下南瞻部洲大中国”字样,笺下方留有空白,让主人填上全家人的姓名。疏笺填好后投进疏封,再把疏封折成正方形,意在代表天地四方。
——灶糖,就是麦芽糖了,各地都有卖的。相传,敬灶神要请灶神吃糖,他的嘴巴才会甜甜蜜蜜的。灶糖有三等:头等的用料糖制作,做成十三层宝塔状,有好几寸高,上面贴满了金花,像座金宝塔;二等的九层,贴的红花绿花,也有少数金花儿;三等的五层,只贴红绿花。一般大户人家送灶买头等货,中等户人家买二等品,穷人送灶只好买三等的。
——灶饭花,在送灶这一天,大都用的是绒布制作成的花儿,也有用红纸代替的;到三十晚上接灶的灶饭花则是用松枝做成的,也有叫摇钱树的。“除了给灶王爷备上灶糖,请他上天言好话,还要煮上香喷喷的灶饭,让灶王爷吃得饱饱的,好下界保万户平安。”家住金集镇草西村84岁的老人李福才回忆说,小时候,家里人用糯米煮一大碗饭,盛在碗里,再倒扣在另一个碗里,“做成一个大馒头的造型。”糯米饭里有桂圆、红枣、黑枣、花生米等干果,各种色彩,既好看又好吃。
在64岁的万寿中学原校长王建华印象中,条件好的人家,准备的灶饭和腊八粥一个样,里面要准备白果、桂圆、莲子等八、九种以上的珍果,所以又有人称灶饭为“八宝饭”。
还要准备两个碟子。92岁的李炳田是天长市光明二巷的住户。他说,两个小碟子,一个里面放些许黄豆,一个里面摆上几根稻草。这是给灶王爷的坐骑准备的马饲料。
菜肴方面,则繁简随意了。家住仁和集镇界牌社区的毛永洲老人说:“在咱水乡一带不管富裕还是贫寒,送灶席上,青菜、豌豆、水芹菜这三大样是断不能少的。”他说,青菜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豌豆寓意“平平安安”,水芹菜则是“路路通畅万事顺”。
至今让天长中学老教师周作人记忆犹新的是,他爷爷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有个“重要规定”:即“不准孩子们拿着筷子在锅台上敲。”周老先生说:“小时候,咱不明白是啥用意,长大后才知道,在老辈人的感觉中,锅台意寓灶王爷,筷子就是军棍,用筷子敲击锅台,就是用军棍打灶王爷,那还有得了嘛?!”
送灶的仪式,说程序
送灶仪式都是在晚上进行的。在灶房里,男主人向设在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在这之前,则要把神龛转个向,让灶王爷背对着人间百姓,以示辞行。84岁的潘广元是住在马鞍子街的老木匠,他记得很清楚,“敬灶王爷时,灶王爷是背对着咱们的。”
灶糖是用来黏住灶王爷嘴巴的,是“封口费”,让他开不了口,就算开口讲话,也只能说“甜言蜜语”,专挑好听的说。
祁广芬老太太是杨村镇湖滨人社区。她印象中,小时候家里每要到腊月都要酿一坛米酒。送灶这天,供上一大碗米酒,其用意是把灶王爷灌醉,让他忘记自己的职责。
敬香后,灶疏在祈祷后焚化,以示请灶神转呈玉皇大帝,保佑全家老少平平安安。
水乡人普遍怀有悲悯情愫。秦栏镇寿昌社区的余恒静老人回忆说,他小时候,到了送灶这一天,会有人家拿些粗瓷大碗,盛些茶米饭,放在寿昌桥边,给雀子啄,给猫儿狗儿吃。
“送灶,是重要的民俗大节,不管有钱人家,还是寻常百姓家,都会有些讲究的。”天长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对民俗文化颇有研究的舒畅先生介绍说,在白塔河沿岸的乡村,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风俗:送灶当天和年三十晚上,这两天,要点高灯、烧高香。人们用竹篾子编成网格状、空心的筒子,长6尺6寸,晚上放在田头点燃,广阔的田野明晃晃、亮堂堂的,热闹得很。
舒畅先生回忆说,小时候家里送灶的情景既神圣又热闹。“一早起来,家里先是清供,供品有八宝饭、天竹果和蜡梅花等。那时,有钱人家的花园里才有天竹果,而一般人家只有蜡梅花,所以就先供上八宝饭和蜡梅花。”
送灶的食俗,说讲究
水乡人家送灶之后,最先给小孩子瓜分掉的是灶糖,因为灶糖放不住,会化掉的。至于灶饭,则有严格的讲究。
首先,灶饭当时是不能吃的。一般是要放到正月初五,敬“财神”时吃,或初七这一天吃,寓意财源广进、平平安安。家住杨村镇沂湖村的81岁老人钟启良回忆说,小时候,送灶的茶米饭一直要放到大年初七才能吃,家里人告诉他初七吃灶饭可以治眼疾,没眼病的人吃了对眼睛也好。灶饭还有一个“功能”:到了三十晚上,把它反扣到另一个碗里,看碗里的水汽多不多。多的话,预示来年雨水多;少的话,则预示着来年雨水少。
其次,煮灶饭的锅巴称为元宝锅巴,要把它晒干。据家住天长北郊、84岁的余坤林老人回忆,元宝锅巴是不允许随便乱动的,甚至都不许小孩子轻意靠近它,生怕孩子们嘴馋偷吃了,或者说出一些不讨喜的话来。而大人们为了讨吉兆,不停地说一些“这个元宝真大”的开心话,讨一个吉利的口彩,保佑来年发大财、交好运!元宝锅巴和过年的糕馒放在一起,要到年后才会吃到它。用元宝锅巴煮馒头,再打进两个鸡蛋瘪子,是乡下最理想的“小中茶”和“晚茶”,如若将元宝锅巴用油炸着吃,便成了又香又酥的“点心”了。
家住天长市红旗新村、76岁的秦桂香说,灶饭的元宝锅巴一直到立夏这一天吃,说是吃了以后不生痱子、不长疮。
送灶的俗语,说寓意
“二十五,灶王爷没处上窝。”因为大家都送过灶了。到了腊月三十,要把神龛再扳正,把灶老爷接回家。
灶王爷上天,有好说好,有坏说坏。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贴有“上天言(宣)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子。
灶王爷上天,有一句说一句。意为灶王爷是言官,上天是要汇报民间的工作的。
男不拜月,女不送灶。灶房一年到头是女人呆得最多的地方。为什么女主人不得主持送灶呢?家住天长浔河桥畔、76岁王翠花讲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俗话说,张郎不嫁嫁李郎,羞得张郎拱锅膛。原来,郭丁香的前夫张郎,休了郭丁香后,穷困潦倒,要饭要到郭丁香家,因羞愧难当,于是钻进锅膛,玉皇大帝可怜他,封他为灶君。一日夫妻百日恩。郭丁香每到送灶这天都不忍亲自去,害怕触景生情。所以有女不送灶的风俗。
送灶的日子,说掸尘
送灶,这天也是家家户户忙“掸尘”的日子。俗话说,“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
在天长市文联原主席、作家王明义的记忆中,掸尘一直是母亲的事。到了那天,母亲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根长竹竿,在上面绑上鸡毛掸子,有时也会绑上新扫帚。母亲会说,以前都是到乡下人家的竹园子里采束竹枝子绑在竹竿上面掸尘,寓意节节高。现在找不到竹园子了,只好将就着用。母亲会接着吩咐家人,把桌上吃的全部转移到碗橱里,把床上的毯子掀起来覆到被子上。她则找一个帽子戴上,嘴上再用毛巾围挡起来。然后,举着颤巍巍的竹竿,把角角落落的蜘蛛网、灰尘扫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