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
第A07版:两会特别报道

不忘初心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2019年琅琊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全省首批党性主题教育馆向群众开放

叶文英 赵辰 杨毅

—— 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树形象 ——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完成清流河三期左岸等22个地块、6846户、83.96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征迁工作。先后历经三次征收的扬子花园周边地块,40天内签约率达99.4%,再创房屋征收新速度。开工建设清琅别院等安置房13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6亿元。新区配套不断完善。完成扬子路以北、金山路以东片区房屋征收,宝山路以西建设全面铺开,将军山路等21条市政道路加快推进,李湾河水系生态修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琅琊区人民医院投入运营,五中北校区投入使用,邻里中心商业综合体全面竣工。宝山路桥、五孔桥开工建设,陈湾桥即将竣工,新区、老城区联通互动日趋紧密。

文明创建,奋勇争先。琅琊区作为滁州老城区、商贸区、人口集中区,基础设施薄弱、老旧小区多、历史欠账多,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管理难度较大,从创城伊始就成为了全市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琅琊区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形成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在各街道区域明确一位区领导作为创建工作牵头领导,要求分包领导定期对分包区域带头搞好协调,深入研究对策,抓好区域综合整治和提升工作。该区聚焦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协调为抓手、以督查为手段,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不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信息反馈、责任分工等运行机制,为全面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完成11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任务,完成创建达标提升小区312个,维修整治背街小巷63条,顺利推进三里亭、丰乐、北湖等6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新建市民文化乐园4个,完成28处背街巷道、187处老旧小区管线改造,累计拆除违章搭建11.28万平方米,改造门头店招5535平方米。凤阳路等10个社区服务用房达标建设基本完成,启动社区优化整合、村改居工作,基层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持续加大餐饮油烟、流动摊点、出店经营等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探索试行无物业小区“大物业”“红色物业”“公益物业”管理模式,402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管理覆盖。城市文明氛围显著提升。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入户宣传,扩大志愿服务领域,全区注册志愿者比例达到19.7%,实现志愿服务站及志愿服务广场全覆盖。依托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千场。创新开展“五级好人”评选,280人获评各级好人荣誉,其中“中国好人”称号4人、“安徽好人”称号4人。

95名党务工作者通过资格认证

宣传廉政文化 弘扬清风正气

—— 在推进社会治理上优服务 ——

抓环保净化生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取缔销毁小煤炉700余个,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36家,率先在全市出台拆迁工地扬尘污染保证金制度倒逼“绿色施工”。对入河排污口开展常态化巡查,区域范围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及省生态环保督查组交办信访件整改工作。新增造林面积747亩,完成省级森林抚育6000亩,胡桥村、新集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

保稳定促进和谐。认真做好中央扫黑除恶专项督导及“回头看”工作,破获涉恶九类刑事案件86起,刑事拘留117人,查扣资产9600余万元,对涉嫌违纪违法的5名公职人员予以立案查处。深入开展“三转”攻坚行动,化解32件信访疑难案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案件,破案率位居全市前列。持续打好“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执结到位资金5.6亿元。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龙池社区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扎牢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成功举办“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主题宣传等活动50余场次。评选“诚信建设示范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12家,“诚信模范”14名,对符合条件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授信8000万元。组织265家新注册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公开发布“红黑名单”3263条,归集“双公示”信息22941条。在龙池社区等7个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下达《环境监察通知》82份,处理信访投诉137件,取缔“散乱污”企业78家、二级保护区砖厂2处。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2018年度能耗“双控”考核优秀,区政府获市政府通报表扬。此外,监察、审计、应急管理、公共机构节能、机关事务、能源、保密、民族宗教、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联、消防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志愿服务持续开展

——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作表率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改善民生的践行者,琅琊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019年,琅琊区不断加大重点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在“早”、“足”、“细”、“实”、“严”上拉高标杆,多措并举,累计投入资金4.02亿元,资金拨付率100%。截至去年11月底,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四好农村路”建设等21项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智慧化建设,完成1个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6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工作;实施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为592户950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99.54万元,为1012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71.59万元,为2456名困难残疾人提供生活补助253.81万元;加快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全区11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已基本完工,6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完工,全区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百姓生活更有保障。健康琅琊深入实施。推进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9年全区累计签约10.56万人;加大妇幼健康、计生特扶和职业病防治力度,提供免费婚前健康检查2507例,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接种91397例,人民群众全方位周期性健康服务更加全面,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更加深入。大力促进居民就业创业。推进技工大省技能培训,组织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11期,参培人员1677人,完成培训任务数量大、质量高;组织开展三批次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参培人员共计85人,超额完成12人,合格率100%;加大就业创业促进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认定就业见习基地35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45个,见习岗位开发率达到111%,位居全市第一;全面夯实文化阵地,积极为群众“送文化、种文化”,开展送戏进村和体育健身活动各15场。信息共享工程对15个村级服务点补贴资金保障到位。文化馆、图书馆长期免费开放,瑜珈、合唱等12个班累计开班194班次,丰富的培训课程吸引了近万名学员前来学习,受益群众数万人,琅琊群众文化生活日趋繁荣兴盛。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更有保障。

科技扶贫到田头

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0-01-06 ——2019年琅琊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054.html 1 3 不忘初心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