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太新 本报通讯员张 勇
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65万亩,总产值预计达60亿元;新招引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项目20个,合同资金58.8亿元;全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970个村实施“三变”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不断加大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力度,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聚力攻坚克难,在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向农业要效益,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农业之路。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进实施《滁州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抓项目、促示范,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把“小品种”打造成“大产业”,特色农业取得新突破。
在面上,全域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从2017年的19万亩,发展到目前的65万亩,位居全省第二,稻虾产业总产值预计达60亿元。预计到2021年达到10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在域上,着力打造功能农业。擦亮滁菊“国家百强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开发滁菊“四品”(食品、饮品、药品和用品)。以天长龙岗为核心区,扩大芡实生产规模,推进精深加工,打造产业聚集高地和全国交易中心。支持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发展葛根、艾草等中药材产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苏州硒谷科技等科研单位,开发中医药康养、富硒等“食药同源”系列功能产品。2018年以来,新增滁菊、芡实、艾草、葛根等种植面积6万亩,总面积达11万亩,滁菊、芡实分获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点上,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达到248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以上34个,覆盖了苗木花卉、水产、果蔬茶、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中药材等14大类特色产业,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其中虾蟹养殖面积近百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近20万亩,蔬菜年种植面积50万亩。
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农产品加工业联结工农、沟通城乡,是农村产业兴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支撑。2019年以来,我市努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外招”,利用滁州的优质农产品原料资源,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集中招引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2019年以来全市新招引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项目20个。注重“内育”,积极鼓励市内具有成长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主体个转企、小升规,天长牧马湖集团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24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8家。“集聚”提升,支持凤阳、天长、明光、全椒等4家农产品加工集中园区,力争形成30亿元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天长今麦郎食品小镇建设。滁州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园获评全省“20强园”,奋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龙头企业集聚度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食品产业基地。
现代农业建设加码提速
我市通过强化农田基础建设、打造产业园区、促进三产融合,着力建设现代农业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农田基础建设方面,开展49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和55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全市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28万亩,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产能,受到省政府表彰激励。产业园区方面,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一园一业(特)”的思路,积极谋划园区发展。其中,天长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定远、凤阳、明光、全椒等地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三产融合方面,放大紧邻南京江北新区、深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把建设田园综合体作为促进农业三产融合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后花园”。 (下转第五版)
喜迎“两会”·年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