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是镜,民心是秤。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正可谓唱响了服务宗旨,民本思想铿锵落地。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1778户108960人,累计发放资金51169.33万元;发放高龄津贴7000余万元,惠及11.6万余名老年人;130余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民生数字”,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民生图景”,让全市四百多万城乡居民尽享民生“红利”。
全国扶贫日集中宣传捐助活动
石伟 林伟 柏正言 方旻
积基树本 细耕民生工作“责任田”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这是在皖东大地最为流行的“习语金句”,不仅激励了广大民政干部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让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温暖千家万户。
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紧盯年度民生工程任务目标,精心谋划,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宣传、督查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惠及群众。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该局将民生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盯着抓;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以县(市、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2019年初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完成时限和节点,挂图作战,并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
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运作。每月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议,每次会议都有主题;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工作网络,采取简报、网络公告等方式对进行通报;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积极向全市推广先进经验和作法,推动全市民生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按照要求,规范运作,严把质量关、监管关,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开展问题检视,对症下药。结合该局开展的“走百镇、访千村(企、户)”民政工作调研活动,通过查阅台账、走访群众等方式,检视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找准症结,逐条逐项比对,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帐。找准民政民生工程中的风险点、薄弱环节和监管盲区,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进行销号管理,所有问题已全部得到整改。
强化督查考核,务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督查重点,完善督查机制,每次督查均明确侧重点,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项目化、销号制管理。建立督查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力量,形成协调联动抓督查的整体合力;强化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增强督查实效。
帮扶救助
拧紧生活保障“总开关”
“多亏政府有低保金,不然真难以生活。”“没有这个救助金,我们这种残疾人也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安置,要不然我们现在就还在露宿街头也吃不上饭”……一件件民生实事关系到广大民政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市民政局牢固树立民生为本意识,关心关注困难弱势群体,不断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生活无着人员、残疾人的救助,持续推进民政民生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连续5年提标保障标准,全面实现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统筹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将社会救助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县域经济考核;市县将农村低保保障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预算。
特困人员供养及机构运行维护。健立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规范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日常运行管理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农村特困供养金15610.4万元,月保障23475名农村特困供养对象。
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截至目前,集中供养孤儿113人,社会散居供养1220人,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用1750万元。全市的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给予教育资助,确保适龄儿童就学率达到100%。
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开展救助保护,安置滞留人员。截止目前,全市共救助1919人次,累计使用救助资金830万元,共帮助102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家。
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低保救助,保障基本生活;坚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维护发展权益;落实以奖代补,减少肇事肇祸事件;购买责任保险,降低监护风险。2019年以来,全市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200万元,惠及8.92万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400万元,惠及4.83万人。
智慧养老
打好服务体系“组合拳”
“这里各种老年人服务和生活、运动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我们干什么都很方便。”年近六十岁的老张称赞道,如今,社区生活变了样,生活体验升了级。而这变化都得益于市民政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直以来,市民政局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养老智慧化建设,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最坚实的生活保障。
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全面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普惠制高龄津贴制度,做到“应发应发、动态管理”,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范围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1138万余元,惠及5.8万余名老年人,覆盖面达68%。
加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19年10月底全面完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任务,全市共建成8个县级、13个街道级、149个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面分别均超过60%的目标任务数。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农村老年人联系人登记、农村老年人赡养协议签订、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三项制度。农村老年人联系人已全部完成登记;全市农村老年人赡养协议签订率达40%以上。
推进养老机构提质增效。2019年全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保费共819120元,纳入保险责任床位20478张,覆盖率93%,超过80%的目标任务数;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51家,床位数22022张。
创新智慧养老试点工作。市级开展的智慧养老院、智慧养老社区示范中心两个智慧养老试点建设均已正式运营。有序推进县级智慧养老试点工作,8个县(市、区)均已至少打造1个智慧养老试点项目。
特色鲜明
护好民生工程“生态林”
在全省率先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全市共聘请了225名市(县、镇)社会监督员进行监督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特大疾病专项医疗救助活动……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民生活动正在持续不断地深入群众开展,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得到增强。
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本着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原则,突出实践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民生活动,有效提升了民政民生工程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建立民政民生工程监督员制度。截至目前,225名社会监督员共列席或参加各类会议、检查督查100余次,走访群众2800余人次,收集并反馈意见建议53条,目前全部得到整改。
积极开展补贴发放人员信息比对。对民生工程补贴发放类人员定期开展死亡比对。建立工作机制,县级民政部门每月和当地殡仪馆对接,通过双向比对,确保死亡补贴发放类人员当月及时核销,下月停发保障金。
开展特困供养人员购买服务。通过招标购买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护理保险,保障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期间生活照护;委托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对散居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开展照护服务。
继续开展“心动亭城”专项医疗救助行动,共免费筛查1800名先心病患者,对其中符合手术条件的18岁以下的46名先心病儿童全部免费治疗,现已全部治愈出院。
全力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加强力量配备,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养老服务中心”事业单位;主动担当作为,督促指导各地对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进行扩面,加大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投入;勇于探索创新,成立滁州大健康与养老产业研究院,积极开展多元化智慧养老试点,加快智慧养老模式推广运用。加大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积极推行公建民营、委托运营等模式。
一枝一叶总关情,春风化雨润民心。今天的滁州民政,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是锐意开拓的满意答卷;今天的滁州民政,向社会展现的是贴近民生的公仆形象。滁州民政人将充分发挥在民政民生中的职能作用,为滁州民生工程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心动亭城”免费筛查
市民政局领导走访贫困户
市民政局走访帮扶村结对贫困户
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活动
滁州市社会福利院,全省智慧养老模式建设试点示范工程
社会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智慧养老员试点建设